第A6版:观点

乡村“春晚”热折射乡村振兴战略成效

  据新华社报道,前些年,乡村举办“春晚”还是新闻,如今乡村“春晚”已成为很多乡村的新“年俗”,传递出乡风文明新风尚。这些由农民自办、自编、自导、自演、自赏的“春晚”,不仅激发乡村文化能量,满足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还将农村“种文化”活动引向深入。
  中共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明确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由此,各级政府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通过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文化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而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钱袋子鼓起来之后重视精神财富”正成为中国农村群众的新期盼。专家表示,由村民自办的“春晚”在越来越多的村庄上演,激发了广大农民群众将生活、劳作的现实图景演绎成富有艺术性的文化节目,以“就地取材”的智慧和创新力有效弥补了农村地区的文化发展劣势,推动农村地区移风易俗,促进乡风文明。乡村“春晚”不仅给大家一段快乐的时光,也让村民在欣赏和参与“春晚”中增添建设美好家乡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