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每只“丑小鸭”都可能是“白天鹅”

——春节回乡所见有感

  □本报记者 陈小平
  春节期间,记者回老家过年,在杭州市临安区的昌化镇、岛石镇以及建德市的梅城镇短暂停留。虽只是匆匆路过,看得浮光掠影,但几个乡镇的变化之大,让人很有一种“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惊艳感。
  拿昌化镇来说,这个曾经的昌化县治所在地,虽然一度繁华,但就记者此前路经的这十多年来说,集镇面貌一直变化不大,偶尔有些小修小补,也似乏善可陈。但这一次不一样。不仅集镇的面貌更加靓丽,管理更加有序,甚至有了专门的步行街,昌化溪更是发生了蜕变,潺潺流水波光粼粼,滨江公路有模有样。更重要的是,溪对面地块开始纳入发展版图,让这个一直略显拥挤的古镇有了全新的发展空间。相信不久的将来,这片大部分还是农田荒地的区块,会是充满现代气息的昌化新区。素来绕城而流的昌化溪,未来也将穿城而过。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梦想有多美,现实就会有多美。昌化是这样,记者经过的岛石、梅城两个镇也是这样,集镇面貌变化之大,发展格局提升之艳,让人眼睛一亮。记者真切地感受到,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时代里,这些小城镇正在迎来全新发展的春天。
  记者匆匆所见,只是表皮表象。相信这些城镇内里的深层次的变化,还有更多。历经改革开放40年的积累发展,它们其实都厚积了足够的物质基础和发展渴望,在乡村振兴战略带来的理念重塑、政策倾斜、项目开发、资金人才集聚等等众多利好因素的促进下,呈现出日新月异的蝶变式发展局面,一点不奇怪。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小城镇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的重大机遇,若能紧紧抓住,借势借力,锐意进取,便可实现跨越式发展。
  小城镇是连接城市与农村的纽带,既有城市便利的服务功能,又坐拥山水田园之利,乘着时代的东风,每个曾经灰头土脸的“丑小鸭”,都有可能蜕变成为惊艳世人的“白天鹅”,成为广大城乡居民共同向往的宜居宜业之地,带动区域发展,造福一方农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