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4版:浙江供销

宁波开创智能化回收再生资源新模式

  去年11月3日,在宁波市鄞州区福明街道宁城社区星河国际花园小区,出现了一组外观醒目的“搭把手”智能回收柜,引来居民围观。居民小李在社区党员的指导下用手机扫二维码,下载“搭把手回收”App之后,轻点“我要投售”,智能柜的其中一个窗口应声开启。将一叠旧报纸放进去,小李的手机上立马显示出报纸的重量和资源币值。当窗口缓缓关闭后,手机上又跳出一条信息:恭喜您完成了一笔新回收单,您获得1.18资源币。
  这是宁波供销再生资源科技有限公司在城区投放的首组智能回收柜,也是宁波首台全智能物联网回收设施。
  据悉,由宁波本土企业创办的“搭把手”,至今已在宁波城区投放了50余组智能柜,覆盖16个居民小区,服务常住人口超过10万。
废品回收实现智能化
  在姜山镇的水榭花都苑小区,“搭把手”公司还投放了一种用集装箱改建的“人工+智能”资源站,并在镇上其他小区设立了8间资源回收专用房。除了智能柜、资源站、资源房这三种固定的回收模式外,“搭把手”还有流动车模式,定时定点在各乡镇停留,可回收大件家具和塑料、电器产品,实现了城乡一体化服务,成为国内首创的多种方案复合的智能型回收体系。
  “搭把手”通过以上四种模式回收的废品,最后集中于姜山镇的再生资源分拣中心。这个分拣中心由集装箱堆建而成,漂亮整洁,占地面积6400余平方米,日回收中转能力达到50吨。在姜山试点近两个月来,“搭把手”已处置大件废品30余吨,其预约上门服务的方式尤其受到欢迎。“这种回收模式,可从源头上减少垃圾,同时根除了传统‘破烂王’堆积、拆解垃圾时产生的二次污染。”姜山镇党委副书记童科军说。“搭把手”公司行政中心总经理张英婕介绍,公司已建立了以现代新能源智慧物流技术、互联网技术、智能AI物联网回收设备等软硬件前沿技术为驱动,以结合收编回收人员、社区回收服务点、分拣中转中心、综合交易信息中心为手段的“生活垃圾+资源回收”全产业链网络体系。
  去年11月,世界银行代表在宁波考察期间,到海曙区水岸心境“搭把手”智能回收站进行了体验,对宁波市可利用资源回收的智能化建设给予高度评价。
多数居民认同该模式
  张英婕说,在智能化回收资源过程中,分拣中心承载了前端回收的分拣物,切实为宁波市的垃圾分类“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作出了贡献。截至目前,公司共为宁波贡献了67.87吨的垃圾减量,投递量12509人次。
  调查发现,大多数居民对智能回收模式非常欢迎。星河国际花园小区的一位居民说,以前每天有废品回收人员进小区吆喝,对居民造成干扰,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智能回收柜入驻小区后,不但“破烂王”扰民问题解决了,垃圾还能变废为宝。家里有不需要的东西随时可以拿去投售,方便快捷。
  但也有个别老年人觉得将废品投售到智能柜麻烦,也嫌回收价格比“破烂王”低;个别小区的物业公司因某种利益因素,拒绝智能回收柜进小区。
  据了解,一组智能回收柜光安装成本就要3万至4万元,还有电费、人工维护费以及后台运行人员和运输车辆的费用。靠赚取废品回收的差价,能盈利吗?
  对此,张英婕坦言,创立“搭把手”的宁波供销再生资源科技有限公司,由宁波市供销集团公司和宁波富邦集团旗下的物流与新能源公司合作设立,目标是提升再生资源循环利用效率、促进垃圾分类、提升城市形象、减少二次污染、改善民生。由于玻璃、大件家具等附加值低,公司起步阶段不会考虑盈利,而是以公共服务为主要目标。
  据透露,“搭把手回收”已被宁波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公室列为全市生活垃圾分类“两网融合”示范项目,正在向海曙、鄞州、江北、镇海、北仑等区域拓展。未来3年,该公司计划投资3亿元,建设5000个以上的前端回收服务网点,并建设各区域配套的专业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和深加工利用项目,包括大件垃圾、建筑装修垃圾的清运和处置利用等,形成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全生态链系统。
朱军备 周玉珍 范丁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