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浙江种业

慈溪市农科所保护地方良种资源有成效

  1月11日,慈溪市农科所召开“白大头”青菜品质品鉴会,邀请6位蔬菜专家对受保护的8个株系的“白大头”青菜品种进行食用品质鉴定。品鉴会上,专家们采用油炒和清水煮两种烹饪方式对“白大头”青菜的脆度、甜度、糯性、风味、综合评价等五个方面进行品鉴打分,然后对“白大头”青菜的品种保护与市场推广提出建议。这是慈溪市农科所保护地方种质资源的一大举措。“白大头”为宁波地区传统的青菜地方品种,植株矮,束腰,叶片椭圆形,呈淡绿色,叶面光滑无毛,全缘,叶柄扁平肥厚,绿白色,向内稍曲,基部匙形。小株收获时,单株重20-25克;大株收获时,单株重可达250-500克,是一个十分优良的地方蔬菜品种。“白大头”青菜口感甜糯,是宁波人记忆中“老底子的味道”。基于“白大头”青菜的优良品质,慈溪市农科所对收集来的“白大头”品种资源进行3年多的提纯复壮,请相关专家鉴别“白大头”的相关品质,以明确各株系性状。
  地方良种资源关系到生物的多样性,是物种遗传信息的一种载体。保护地方品种,就是保存了物种的遗传基因,为培育优新品种提供宝贵的资源库。近年来,慈溪市农科所的工作人员辗转全市各地收集种质资源,埋头于实验室和试种地潜心研究品种特性,加强地方良种资源的保护与传承。据统计,目前慈溪市共收集种质材料200余份,慈溪大白蚕豆、慈溪冬麦入选省首批重点保护种质资源名录,部分品种如慈溪大白蚕、芹菜、逍林白蒜、白大头(青菜)、脆瓜、青皮绿肉甜瓜等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地方品种得到有效提纯,一些典型性状已经得到恢复,慈溪市名特优产品慈溪大白蚕”现已投入生产。此外,慈溪市已建成地方品种种质资源圃1个,涵盖了20余个地方品种,并在长河镇、坎墩街道、逍林镇等地建立了试种展示基地,培育了2个新品种。
诸亚铭 王双千 金珠群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