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科学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孙大文在《新华日报》撰文说,农业科技是对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技术革命,只有大力发展农业科技,推动相关技术创新,才能将先进的工业技术成果、工业生产方式、工程管理手段应用于农业发展,才能大幅度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因此,发展农业科技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当前,依托强大的科技创新,世界主要农业强国已探索总结出一系列适合本国国情的农业体系。截至2017年,美国以仅占本国人口1%左右的农业从业人员,实现了世界第三的农业总产值,强大的农业科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利用“全球定位系统、遥感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3S技术”,美国实现了小部分人对大面积农作物的精准管理,弥补了农业的分散性、地域性、经验性以及稳定性和可控性差等方面的缺陷,农业生产实现了精准化、数字化和可视化。
荷兰以世界第124位的农业用地面积实现了世界第26位的农业总产值,每百万公顷产值高达71.74亿美元,是科技先导型农业的典型国家。通过大力发展以设施农业为核心的农业科技,荷兰得以站在世界农业科技领域的巅峰。
此外,以色列的节水农业也是世界农业科技领域的典范。以色列地表水资源极度匮乏,自然条件并不利于农业发展。然而,依托优势农业科技的支撑,以色列大力发展以滴灌、喷灌为主的节水农业科技,实施精准农业灌溉和高效水资源管理,使得水资源利用率高达90%。
要将先进的农业科技应用到农业生产,最重要的是将各个环节高效有机地结合起来。应确立“五位一体”的科技创新战略定位,着重关注人才储备、理论奠基、技术创新、产业应用和市场竞争五个方面,重点考察人才的孵化率、理论的创新性、技术的可靠性、产业的适应性以及市场的优势性,切实将最前沿、最可靠、最高效的技术应用到农业中。
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可靠性与实用性离不开市场的检验。要提升农业科技的含金量,就要勇于将现有的技术投放到市场中去检验,让技术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得到改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