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市莲都区是著名的革命老区,1988年被浙江省政府批准为革命根据地县。莲都人民具有朴实、勤劳的品格和勇于抗争的革命传统。改革开放40年来,莲都老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抓住机遇,以坚韧不拔的创业创新精神,走出了一条符合当地实情的发展之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并向外界展示了莲都的美好发展前景。
近年来,莲都区区域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生态环境不断优化。2017年全区生产总值332.98亿元,比1978年生产总值0.8亿元增长了416倍。全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从1978年的0.18亿元增至2017年的13.53亿元,增长了75.17倍。从1978年至今,全区的GDP增幅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区域经济总量和综合竞争力跃上新台阶。
流淌红色血液的莲都
早在1927年3月,中共党员张新锦受中共杭州地委指派,以国民党浙江省党部处州政治监察员身份到丽水县,秘密介绍省立第十一中学和十一师范4人参加中国共产党。至此,丽水县有了第一批共产党员。1939年3月中共浙江省委机关秘密从温州迁至丽水,直至1941年4月迁回温州。为便于在丽水的秘密工作,省委在丽水城区和城郊设立了10余处秘密机关和交通联络站(点),主要有四牌楼的“兴华广货号”百货商店、绅弄口织袜工场、花园弄黄景之律师事务所、水南岸横街杂货铺、溪口外磁窑村联络站、浙东书店等,并在龙泉宝溪乡山区架设电台,负责与东南局、新四军军部联系。
共产党的主张进一步在丽水人民中传播,影响着以后的斗争。无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还是解放战争时期,老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长期坚定地开展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革命斗争,迎来了1949年5月的丽水解放,揭开莲都历史新的一页。
如今,红色血液依旧在莲都流淌。为缅怀革命先烈,打造红色旅游主题,弘扬先烈革命精神,2014年3月在莲都区老竹畲族镇新陶村开始动工建设南乡革命纪念馆,2016年6月正式开馆。该馆由主馆区、副馆区、南乡革命烈士纪念碑、广场、廊桥等组成。主馆区展示南乡革命历程、党的组织建设、革命先烈生平事迹及南乡革命烈士、抗日阵亡将士名录等。副馆区为南乡乡愁主题,展示南乡地区物候风土、民族风情、历代战事、乡土物产、农耕生活、古代先贤等内容,填补了莲都区革命主题纪念馆的空白。
莲都的40年改革实践
要想富,先修路。为提升莲都的区域竞争力,40来相继完成了一批交通网络工程、一批能源保障工程、一批市政设施工程、一批社会发展工程、一批信息产业工程和一批生态建设工程,尤其是“十五”以来,通过对接省“五大百亿”工程,推进“两网络两平台”建设,完善了基础设施支撑功能。1978年全区没有铁路和高等级公路。1995年底实现全区乡乡通公路,1998年6月金丽温铁路全线正式通车,紧接着金丽温、丽龙、龙丽、等高速公路相继建成,实现了2.5个小时到杭州、4个小时到上海、1个小时到温州,成功迈入全省四小时交通圈,2016年完成金丽温铁路扩能改造工程,迈入“高铁时代”,至此,莲都的区位劣势彻底被改写。
莲都区在发展过程中,注重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社保、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创成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公共卫生保障能力不断加强,被评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小康体育村实现全覆盖。创成“省级双拥模范城区”“省体育强区”“省扶残助残爱心城市”“省和谐社区建设先进区”。市区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连续两年排名全省第一,荣获省“平安银鼎”。
改革开放40年,莲都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走在全市前列。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1857元,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3407元,分别是1978年302元和131元的138.6倍和178.7倍。2003年成为全市第一批小康县(区)。全面推进“五保合一”大社保体系建设,实现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全覆盖,2017年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参保率分别达到85.3%和99%。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
文明宜居的新莲都
近年来高速发展的莲都,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中心城市形成“一江双城”城市框架。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从1980年的3.16平方公里扩大到2016年35平方公里,增长11.07倍,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分别达44.8%和40.4%,开发利用地下空间163.5万平方米。全力配合丽水市委市政府开展“六城联创”工作,先后创成“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省示范文明城区”“全国文明城市”。
同时,莲都区积极推进老小区、城中村改造,碧湖污水处理厂、大港头自来水厂等一批城镇基础设施先后建成。碧湖镇被列为全国重点镇、省级历史文化名镇。统筹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农村发展六大行动计划”“六边三化三美”等一揽子工作,被评为2012年度全省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县,连续10年获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优秀单位。加快推进中心镇和中心村建设,努力使其成为转移农民、致富农民,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节点。
扎实开展“五水共治”,大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整治、城镇截污纳管、防洪排涝工程建设,丽阳坑、好溪堰等黑臭河治理成效显著,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稳定在100%,全区15个监测断面Ⅱ类水质断面达到13个,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市“五水共治”先进县(区)。
扎实推进“三改一拆”“无违建”创建,推进“洁净村居”创建,城乡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覆盖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100%。并成功创建省级生态区,括苍古道被评为“浙江省最美森林古道”,市区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连续12年在全省设区市的市区排名第一,公众环境满意度稳定在全省前十位,2017年首次排名全省第一。
如今的莲都形成了“宜人居住、宜人创业、宜人休闲、宜人旅游”的长三角城市群独具魅力的功能性城市特色和品位,集聚和辐射功能不断增强。
莲都区革命老区开发建设促进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