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食品药品安全

看嘉兴如何守护食品安全

  “米袋子”“菜篮子”“饭桌子”关乎每个人的健康,牵动着老百姓的神经,是重大的民生问题。日前,笔者从嘉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嘉兴市南湖区、嘉善县、海盐县、海宁市4个县(市、区)正式被命名为“浙江省食品安全县(市、区)”,有效期4年。
  那么,在食品安全工作方面,这些县(市、区)有什么亮点呢?
南湖区:在全省率先成立协作交流“根据地”
  在南湖区的大街小巷,有一群“蓝马甲”,他们骑着电瓶车,挨家挨户对沿街食品经营户进行监督,细枝末节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他们是食品安全专管员,也是老百姓舌尖安全的守卫者,是南湖区基层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一环。
  2016年以来,南湖区抓住创建省食品安全县(市、区)契机,推进各镇(街道)食安办规范化建设,招聘食品安全专管员,组建巡查中队,在全省率先形成“食安办+巡查中队”的镇(街道)食品安全工作模式,破解了基层食品安全管理缺人员的问题。
  依托南湖区民营企业协会、食品安全专管员队伍,南湖区开设了“嘉兴南湖食品安全信息网”。食品专管员按照责任路段将餐饮单位信息、从业人员情况、店家经营场所环境、台账记录等内容上传,用辨识度较高的大笑、微笑、平脸、哭脸等脸谱图案,对餐饮单位食品安全监督检查情况进行公示,能直观地让消费者看到餐饮单位食品安全现状,甚至能看到后厨检查的照片。
  食品生产企业是第一责任人,应当作为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的责任主体。南湖区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县(市、区)级食品生产企业安全自控交流协作站,打造协作交流“根据地”。两个交流协作站一个在嘉兴市潜福食品有限公司,另一个在嘉兴市南湖斋食品有限公司。这两家企业是南湖区食品生产企业中的龙头,食品安全管控做得比较好。目前自控交流协作站已举办了8期交流协作活动,600多家企业参加了活动。
嘉善县:引入第三方协作监管助力靶向执法
  在嘉善县,不少街道上有一块食品安全等级公示牌,上面有整个街区各食品经营户的名称和所在位置,每家商家名称后面都有红、黄、绿三种颜色标注的食品安全动态等级,这是嘉善新型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的缩影。
  嘉善县现有食品生产经营户1.2万多户,基层监管人少事多、疲于应付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为了破解这一难题,嘉善县顺应政府职能转变的大势,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探索市场化运作机制,引入了具备相应资质和能力的第三方机构参与食品安全日常隐患排查和先期指导整改工作。
  2017年,嘉善县7个镇(街道)陆续开始与浙江易尤特检测科技有限公司和保利物业公司这两家第三方服务机构签约合作,重点在餐饮环节开展隐患排查、先期整改等协作监管工作。这两家机构的工作人员会对照排查事项清单,对每家食品经营户进行逐项排查,建立食品安全排查工作台账,梳理食品安全隐患问题清单,定期上报。嘉善市场监管部门根据第三方机构上报的食品安全问题清单,对逾期不整改、整改不到位或拒不配合整改安全隐患的食品经营户进行上门检查、督促整改、警告或立案查处。
  依托第三方协作监管,仅今年上半年,嘉善就排查隐患单位5859家,排查隐患16959条,发放整改通知书8587份,查处“三小一摊”违法案件126起,罚款18.79万元,第三方协作监管已成为嘉善县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一种新模式。
海宁市:打造农村家宴放心厨房“省级样板”
  农村家宴文化是农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农村家庭自办宴席受场地条件限制,加上存在设备设施简陋、食材来源不透明、厨师食品安全意识薄弱等问题,食品安全隐患多、风险大。
  今年,海宁制定出台了《农村家宴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标准》,在农村居民集聚度比较高的村(社区)积极推进农村家宴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早在2016年,海宁就成立了乡厨协会,制定发布我省首个《农村家宴厨师服务操作规范》。如今在海宁,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乡村厨师,必须有营业执照、健康证明、食品安全管理培训合格证书三张证照。
  海宁还建立了“红黑榜”,对获得执业资格的厨师,依据《海宁市农村家宴厨师记分评价办法》进行评价,结果同步公示到海宁市餐饮食品安全网的“海宁乡厨”栏目,所有厨师的技能等级、证书编号、历次扣分情况都可以在网站上查到,方便村民选择可靠的厨师。
  如今,海宁已建成高标准农村家宴放心厨房71家,农村家宴服务公司23家,乡村厨师“一照两证”(营业执照、健康证、食品安全管理培训合格证书)市场准入人员1368人,拥有5家农村家宴食材配送中心,建立起全方位、严密型的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保障网络。
海盐县:发布全省首个农贸市场快检室县级标准
  海盐县武原农贸市场的快检室内,食品安全快检仪等设备一应俱全。“样品名称、检测时间和结果都会打印在报告单上。检测出问题农产品的摊位,我们会将该摊位的这批农产品全部封存。”快检室检测员介绍说。
  今年,海盐制定并发布了全省首个《农贸市场快速检验室建设规范》县级地方性标准。目前全县24家农贸市场中,22家农贸市场已建成快检室,全县农贸市场每天检测农产品260批次以上,18家农贸市场快检室实现向市民免费开放。
  同时,海盐县强化学校食品安全建设,全县公立学校(含幼儿园)大宗食品统一配送率100%,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加热保温水系统安装率100%,品牌超市进校园工作完成率100%,学校食堂、校园超市和大宗食品统一配送单位参保率100%。
  食品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共治,在创建省食品安全县过程中,海盐因地制宜,大力推动社会共治,出台了《海盐县金融征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将涉及食品质量安全的失信行为纳入征信范围。 谭罗敏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