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传忠
今年的第二茬菊花鲜切花采收还没有结束,明年的海外采购订单已纷至沓来。拥有5个种植基地,年产菊花5000多万枝的浙江海丰花卉有限公司,其产量仍不能满足日本、韩国等市场增长需求。短短几年时间,总部位于绍兴市柯桥区平水镇的海丰花卉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花卉种植和出口企业之一。
海丰花卉鲜切菊花为何能迅速抢占日本、韩国高端市场?公司快速崛起的背后,到底藏着怎样的奥秘?近日,记者走进海丰花卉一探究竟。
大棚内,水肥一体化滴灌、防虫板、植物补光灯、遮黑布等设施一应俱全,最显眼的,还数一株株种在固定铁架搭建的格子里的菊花。种植基地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些设施是为了保证菊花的品质,搭铁架是为了确保花茎笔直,补光灯用来控制花开周期,遮黑布可以让花朵色泽更加均匀。
标准化种植是一门必修课,人手一本的种植手册就是花农的教科书,技术人员则是老师。从栽培开始,一切都要按照标准进行,每一平方米种几株,行距多少,施什么肥,什么时候施,施多少量等等,都是确定好的。“老师”每天去大棚检查作业,与“学生”当面交流后还会留下纸条布置次日的具体操作内容。
董事长吴海峰说,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决定了公司核心竞争力。作为一家专业从事菊花种植和鲜切花加工销售的农业企业,海丰花卉十年来一直专注菊花生产和研究,探索并构建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且产业链上的每一个环节都有严格的标准和规程。这些高标准,是海丰花卉生产出高品质菊花,进入海外市场的基础。“国际鲜切菊市场,数出口日本价格最高,但对品质的要求也最为严苛。比如,要求花的开放度为2度,花苞仅一元硬币大小,茎秆要粗细均匀,植株高度不低于80厘米,要有39片至42片叶片。”吴海峰说,平水种植基地于2016年投资建设,截至目前已投资8000万元,配套建设的各类大棚设施、智能化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病虫害统防统治系统等都达到较高水平,每一个环节都必须按手册要求进行标准化种植,目的就是将种植的鲜切菊花源源不断地销售到日本等市场。
花卉是当下热门产业,各地种植积极性很高,但由于鲜花花期短,后期加工销售投入大,成为大规模种植推广的最大掣肘。为弥补这个短板,海丰花卉从2009年起,另辟蹊径开拓殡葬礼仪服务市场,通过发展二产三产来弥补一产种植业的不足。目前公司殡葬礼仪服务网点达50余个,遍及浙江、湖北、重庆等10多个省市,成为菊花内销市场最大的业务板块。
在海丰花卉的种植版图上,市场需求决定菊花种植方向。吴海峰说,公司目前种植加工的菊花主要分两大类,一类是供生活观赏用的多头菊,品种达200余种,主要为荷兰进口。由于颜色艳丽,瓶插期长,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特别是中青年女性的喜爱。另一类是供殡葬服务使用的单头菊,以日本菊为主,全部销往国内外市场。
有巨大的市场需求,有标准化生产技术,菊花种植能不能复制到其它地方?吴海峰给出了肯定的答案。“公司目前在上虞、磐安以及海南省东方市、云南省昆明市等地布局5个种植基地,累计面积达2800亩,实现鲜花周年供应,年产菊花达5000万枝。“海丰花卉公司现在已经完成了三轮资本融资,下一步我们将扩建更多菊花种植基地,发展菊花综合示范区,通过标准化种植、高品质加工、市场化营销,用一枝枝菊花串起产业链的上下游,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公司快速发展,花农种植致富,带动平水镇乃至柯桥区花卉产业兴旺,助力乡村振兴。”吴海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