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从棚里摘下的灰树花直接运到合作社,450多公斤装了30多个包装盒,卖了5000多元。”连日来,庆元县黄田镇中济村种植大户赖宁松每天都将采收的近千斤灰树花卖到村里的绿天农产品经营部,为灰树花“去库存”找到了一个新出口。
笔者在收购现场看到,不少种植户将刚从菇棚里采收的灰树花送来贩卖。而在另一边的筛选区,合作社的工人们忙着分拣、打包、装车,将收购的灰树花发往山东潍坊的食品公司,再经加工出口至日本。“像之前的阴雨天,每公斤的价格为9-11元,每天都能收上9000公斤左右,到目前全村共收购了55吨灰树花。”绿天农产品经营部负责人蔡章平介绍,由于前期无法估算收购量,包装纸箱已经用完,只能连夜加急运输包装纸盒。
蔡章平说,为满足“无虫、无泥、无农残”的出口日本标准,菇农在种植时,从原辅料采购到菌棒制作,其质量可追溯,全程可控,建立了良好的生产体系。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不打药,是种植管理的一项“铁规”,各项质量指标要求均要达标。采收时,为确保花根部不粘着泥土,所有出口花均为第一茬花。“除了生产环节要达标,加工处理上也是精益求精。”山东潍坊匠造食品有限公司收购经理高国胜在现场拿了朵灰树花一边指划着,一边介绍,过去灰树花的高温高压杀菌技术一直是出口的瓶颈。现在,通过技术改造升级,将杀菌温度调试至110℃以上,能够有效杀菌满足出口条件。
据悉,近年来,日本市民对灰树花的需求量大幅增长,每年市场需求量达1000吨。目前,我国已成为灰树花种植和出口最大的国家,而黄田镇占了全国80%的产量。
高国胜说,这次公司到中济村采购的总量预计将达到400吨。
近年来,种植户们为了把灰树花质量做到最优,不但建起冷库,还增加采收季数,提高灰树花质量。实行“公司+基地+标准化”销售模式,实现灰树花高效增收。“中济灰树花已从过去的‘养在深闺人不识’到畅销全国,再到现在占领国际市场一席之地。接下来,要加快制定中济灰树花品牌战略,促进灰树花销往全球各地。”中济村村委会主任周光浩表示。 谢力 刘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