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科技

大棚西瓜-大棚果蔗轮作模式

  •   西瓜和果蔗是我省两大主要经济作物。上世纪末,由于种植效益好,温岭等地瓜农探索并形成了“大棚西瓜-大棚果蔗”轮作模式。该模式既能减轻西瓜、果蔗病虫害的发生,又能提高大棚的利用率,实现一棚两用,增加效益。目前,该模式已在台州、金华、衢州、绍兴以及江西等地推广,年推广面积超5000亩。
    产量效益
      据调查,大棚西瓜-大棚果蔗轮作模式中,西瓜平均亩产量4400克,产值9680元;大棚果蔗平均亩产量8000千克,产值1.12万元;两季合计每亩产值2.088万元,净利润8280元。
    茬口安排
      西瓜于1月上旬播种,2月上中旬移栽定植,5月下旬至9月下旬陆续采收,可采收4-5批西瓜;果蔗于10月中下旬播种,翌年9月下旬至11月采收。
    关键技术
      一、品种选择
      西瓜选用天山牌或沙海明珠牌“早佳8428”品种。果蔗选用温联果蔗或温联2号果蔗作种蔗。
      二、大棚西瓜生产
      育苗。用未种瓜类作物5年以上的无病菌干燥园土或水稻土作营养土。营养钵穴盘育苗。1月上中旬播种,苗龄30-35天,定植前5-7天炼苗。
      大田准备。选择地势平坦、干燥、未种瓜类作物5年以上的田块种植。前作采收后灌水闷棚15-30天。放水,晒白,待耕。定植前半个月到一个月,每亩施腐熟有机肥1000千克、三元复合肥30千克、钙镁磷肥25千克、硫酸钾15千克,翻耕整地。搭建1.8米高、6米跨度的大棚。
      适时定植。2月上中旬,瓜苗2-3片真叶时定植。每亩栽植220-250株,采用3膜或4膜覆盖。
      田间管理。缓苗期前3天以保温为主,严密覆盖大棚。缓苗后,温度可适当降低。伸蔓期及时理蔓。主蔓60厘米左右时开始整枝,每株保留主蔓和2条粗壮侧蔓,其余不断剪除。坐瓜后不再整枝。
      适时采收。大棚西瓜4月坐瓜,瓜龄35天左右即可采收。
      病虫防治。大棚西瓜主要病害有枯萎病、炭疽病、蔓枯病、白粉病。主要虫害有蓟马、蚜虫、瓜叶螨、美洲斑潜蝇。
      三、大棚果蔗种植技术
      播前准备。前作西瓜采收后,棚内杂草多,每亩用草甘膦150毫升和二甲四氯50毫升加水20千克喷施除草。翻耕后整畦,每亩施三元复合肥25千克,1棚2畦,将畦整成屋脊形,待种。将种蔗截成段,每段应无病虫,蔗芽饱满健壮,每种段要有3-5个芽。每亩需备足1000-1100个种段。
      播种。10月中下旬播种,直条播,一畦双行。播后每亩施三元复合肥15千克,然后用脚踩种段使其与土壤紧密接触,再每亩施3%辛硫磷颗粒剂4千克,覆土1.5-2厘米,喷除草剂防治杂草,覆盖地膜,11月底搭建小拱棚,覆膜,要达到三膜覆盖。
      播后管理。果蔗出苗后,每隔1-2天破地膜露苗1次,避免幼苗烧伤。果蔗长到6片真叶时开始分蘖,采用主茎留苗为主,每亩预留苗2800-3000株,去掉无效分蘖。2月底揭去拱棚膜,5月底,气温稳定在20℃以上时,揭去大棚膜,6月底前揭去地膜。
      大棚果蔗易高温烧苗,开通风洞是最好办法。3月下旬可在顶膜一边开通风洞,也可在两边开通风洞。5月要依据植株长势再增加开洞数,当蔗叶与薄膜贴在一起时要穿洞取出叶片。果蔗拔节后要经常清理老叶,一般15天剥叶1次,留上部8-9片叶。大棚果蔗最早采收在9月下旬,最迟采收在第1次霜冻来临前。
      病虫防治。果蔗生长前期,要注意地下害虫危害;12月至翌年4月注意蓟马、红蜘蛛、蚜虫的危害;5-9月要及时防治螟虫。
    温岭市农林局蔬菜办
      王驰 王文华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