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我省提前超额完成农垦改革目标任务

融入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小农场走进大产业大市场

  □本报记者 唐豪
  本报讯 记者近日获悉,我省农场国有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场办社会职能改革等农垦改革“两个3年”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至11月底,全省96家农场国有土地已发证25.53万亩,发证率98.64%,全部完成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改革,提前超额完成中央下达的目标任务,获农业农村部和浙江省领导的点赞批示。
  2015年11月底,党中央、国务院出台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文件,要求用3年左右时间,将国有农场承担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纳入地方政府统一管理,基本完成农垦国有土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任务。今年正是“两个3年”任务的收官之年。
  据了解,我省农垦改革“两个3年”任务由省农业农村厅、省民政厅、省财政厅、原省国土资源厅共同推进,联合开展农场国有土地确权发证和社区管理情况专题调研,全面摸清底数,全面梳理改革任务、问题和责任“三张清单”,科学制定实施方案,明确了改革路线图和时间表。针对各地农场社区的差异性,明确了采取单独组建农场社区居民委员会;单独设立农场居民小组,就近纳入社区居委会管理;由农场成立承担社区管理工作的机构,政府购买服务并明确其管理职能业务指导关系等3种路径,分类推进农场社区社会管理属地化改革,并着力规范改革程序和工作标准,确保了有序推进和落地见效。
  在工作推进中,专门成立省国有农场改革发展领导小组,加强组织协调,先后两次联合召开现场推进会,组织开展全面督导。针对任务重、进展慢的21家重点农场,由厅领导带队逐场逐项研究对策,加强进度动态管理,实行定期通报制度,倒逼推动改革。
  目前,全省农垦改革“两个3年”任务已提前超额完成,其中土地发证率比中央下达的目标高出8.64个百分点。一些地方借助这轮农垦改革,解决了一些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历史难题,诸如与周边村庄的土地权属争议、职工无法公平享受社会公共服务等,全面夯实了农场发展基础。
  据介绍,我省将继续深化国有农场改革发展,主动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和绿色农业发展战略大局,推进资产资源整合重组,探索以农为本、三产融合发展路径,加快推进示范性现代国有农场建设,推动小农场走进大产业大市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