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文摘

视角与口角

  每个人在一生中,最容易惹出麻烦和祸端的就是视角上的偏差和口角上的是非。简而言之,就是眼睛看不清人,视角狭窄,说话得罪人,口角伤人。
  视角就是一个人看人、看事物的角度。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大多习惯从自己的角度去看问题,甚至形成了自己固有的思维模式,常常忘记了还有他人和众人的角度。这样的视角看事物就很容易偏颇、片面和极端化。很多事情,换个角度看,就会有不同的认知。视角一转换,看人、看事物马上起到很大的变化,态度马上也来了个大转变,这就是视角的“魔幻”作用。有一些人习惯从单一视角看问题或人,结果看到的犹如雾里看花,要么片面,看不清本质、本色,要么看到的全是缺陷、短板、劣势、不足,因而对人对事物未能有一个全面、客观、公允的看法,因人废事,因事废人。
  视角上有偏差,一般接着就会引起口角上的纠纷和是非的产生。有些人“得理不饶人”“不得理也不让人”,表现出在口角上咄咄逼人、颐指气使,不管什么情形、语境,非要占个上风才肯罢休,结果造成误会越来越大,麻烦越来越多,处境越来越糟,最后口角升级为内斗和内耗,甚至明火执仗对着干。这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在家庭生活中,都是一种无形的情感伤害和密切合作意愿的销蚀。
  一个人的视角与口角,关联挺大。视角起偏差,接着就会发生口角之争。口角起,视角就会形成更大的偏见,以至于戾气、怨气、怒气俱长,最后造成人情、友谊、亲情等关系尽皆破裂。
  要想在人际交往和工作中避免口角之纷争,那么视角就要宽泛,一个角度看不准,换成多个角度再细看,这样才能对人对事有一个全面的、公允的看法。
  (摘自《广州日报》 杨德振/文)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