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科技

我省重磅扶持水果、茶叶、蚕桑、中药材、花卉五大产业

这些重大技术将重点协同推广

  近日,我省花卉、中药材重大技术协同推广项目会议相继召开。由此拉开了我省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试点实施的序幕。
  为探索建立农科教协同开展技术推广服务的有效路径,今年我省被农业农村部选定为8个开展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试点省。为推进试点建设,我省出台了《浙江省2018年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试点实施方案》。该方案围绕茶叶、水果、蚕桑、中药材和花卉五大优势特色产业,以产业技术团队为依托,以产业需求和农民需要为导向,建立由农技推广机构领衔的协同攻关推广组,开展项目设计,形成从育种到栽培、植保、设施机械、加工、销售等全链条式技术协同指导推广机制,进一步强化农业科技对产业发展的支撑。项目实施期为2年。那么,我省茶叶、水果、蚕桑、中药材和花卉五大产业重点推广哪些技术呢?
  水果产业:主要针对柑橘特色品种“红美人”、杨梅、云和雪梨、枇杷、猕猴桃进行项目设计。
  一是“红美人”高品质栽培技术研究与集成推广。主要围绕“红美人”品种特性、设施栽培、肥水调控、土壤改良、花果管理、果实贮藏等环节进行技术研究和集成推广。
  二是杨梅高效设施栽培技术研究与集成推广。主要围绕杨梅设施促成栽培、避雨防虫、立体化施肥、贮藏物流等环节进行技术研究和集成推广。
  三是云和雪梨高效生产储藏配套技术研究与集成推广。主要围绕云和雪梨品种改良、高效生产配套技术、果实贮藏等环节进行技术研究和集成推广。
  四是枇杷设施栽培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推广。主要围绕设施枇杷树形培养与花期调控、温湿度精准管理、肥水一体化精准供给、采后处理等环节进行技术研究和集成推广。
  五是猕猴桃溃疡病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与集成推广。主要围绕猕猴桃溃疡病抗性品种及砧木筛选、有效药剂筛选与应用、农艺综合防控技术、采后品质综合控制等环节进行技术研究与集成推广。
  茶产业:主要针对高品质功能性超微茶粉(抹茶)、茶叶绿色发展、龙井茶进行项目设计。
  一是生态茶园体系构建及绿色支撑技术研究与集成推广。主要围绕生态茶园建设、茶园投入品使用、茶园绿色防控、立体化施肥、茶园防冻、茶叶深加工等环节进行技术研究和集成推广。
  二是高品质功能性超微茶粉(抹茶)产业化配套技术研究与集成推广。主要围绕抹茶适宜品种筛选、培肥管理、生产加工、产品开发、食品工业化利用等环节进行技术研究和集成推广。
  三是龙井茶优质安全标准化生产技术研究与集成推广。主要围绕龙井茶品种、茶园管理、自动化炒制、设施化加工、产品可追溯体系建设等环节进行技术研究和集成推广。
  蚕桑产业:主要针对草本化杂交桑、小蚕工厂化饲育进行项目设计。
  一是杂交桑草本化品种筛选与机械化、集约规模化配套种养技术研究与集成推广。主要围绕草本化杂交桑品种筛选、草本化栽桑、机械化收割、连续化及规模化养蚕等环节进行技术研究和集成推广。
  二是小蚕工厂化饲育与精品6A级原料茧生产技术研究与集成推广。主要围绕人工饲料家蚕品种筛选、饲料配方优化、收烘、精品6A级原料茧生产等环节进行技术研究和集成推广。
  中药材产业:主要针对浙贝母、前胡、三叶青、杭白菊、灵芝进行项目设计。
  一是浙贝母品质提升及绿色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推广。主要围绕浙贝母品种筛选、种苗繁育、有机肥施用、病虫害防治、精深加工等环节进行技术研究和集成推广。
  二是前胡道地性及品质控制技术研究与集成推广。主要围绕前胡品种筛选、生态栽培、产地加工等环节进行技术研究和集成推广。
  三是三叶青道地性与质量控制技术研究与集成推广。主要围绕三叶青资源收集、品种筛选、设施栽培、精深加工等环节进行技术研究和集成推广。
  四是杭白菊品质提升及绿色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推广。主要围绕杭白菊品种筛选、种苗繁育、有机肥施用、病虫害防治、精深加工等环节进行技术研究和集成推广。
  五是灵芝代料标准化栽培技术研究与集成推广。主要围绕优质赤灵芝品种筛选、设施工厂化生产等环节进行技术研究和集成推广。
  花卉产业:主要针对露地球宿根花卉、多头菊进行项目设计。
  一是浙江资源型特色球宿根花卉高效繁育与绿色生产技术研究与集成推广。主要围绕球宿根花卉新品种筛选、种苗高效繁育、露地容器化栽培等环节进行技术研究和集成推广。
  二是多头菊设施栽培和产后质量控制技术研究与集成推广。主要围绕多头菊新品种筛选、栽培基质配制、肥水精准控制、花期调控、产后质量控制与保鲜等环节进行技术研究和集成推广。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