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曜清 杨凌紫
编者按
一年一度的浙江农博会,不仅是广大消费者淘购优质农产品的盛宴,也是广大参展主体推介产品的重要舞台,广受大家期待。展会即将开幕,且来看看农博会“老面孔”们急切与会的心情。
“西瓜大王”彭友达——
带最好的西瓜来杭州
“我和农博会年年有约,从开始举办那年起,一年不落,每年都来。”一说起省农博会,温岭市玉麟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彭友达就打开了话匣子。他告诉记者,通过参加省农博会,合作社的玉麟牌西瓜拥有了一大批忠实拥趸。“有不少杭州的老客户告诉我,他们年年掐着手指头等着农博会开幕,来买我的西瓜,有几个客户已经跟了十多年。”彭友达说。
彭友达是远近闻名的“西瓜大王”。20多年来,他利用地理纬度的差异,带领合作社的729户社员,带动当地的3万多农民,追着太阳种西瓜,在全国各地建起29个西瓜生产基地,面积达3万余亩,年产西瓜10万吨,甚至还把西瓜种到了国外,在缅甸和柬埔寨两国有10多万亩的西瓜基地。
老彭告诉记者,相较于普通西瓜,玉麟牌西瓜果皮薄,剖面好,质地细腻,口感更甜,瓤红多汁,口感松脆,很受消费者欢迎。
去年省农博会,他带的500多箱西瓜,短短两三天就被抢购一空。“今年带的量肯定比去年要多。我们也做了准备,随时从温岭基地直接‘补货’。”彭友达告诉记者,这几天他正和社员们为参加省农博会紧张忙碌着,一定要把最好的西瓜带到杭州来。
他还向记者提前透露了今年的价格:一种是每箱2只装,总重9公斤左右,售价80元;另一种是每箱1只装,总重6公斤左右,售价60元。“我也很期待在农博会看见更多的新老朋友。”彭友达说。
非遗传人陈旭东:
今年继续为老朋友“打酱油”
“我已经在省农博会打酱油打了好几年。”丽水市鱼跃酿造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旭东这样戏谑自己和省农博会的情缘。作为鱼跃传统酿造非遗技艺第十代传人的他,在去年的省农博会上穿上了褂子,挑起了扁担,向参观者现场演示传统酱油酿造工艺。
他告诉记者,鱼跃传统酿造技艺源自北宋,已被列入丽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主要产品为黄酒、白酒、酱油、食醋、豆豉等系列产品。
虽然陈旭东自称是去“打酱油”,但打着打着,“鱼跃”在杭州乃至全省、全国打出了名气。
在丽水莲都区,陈旭东打造了一个鱼跃1919文化产业园,分为“古法酿造展示区”和“鱼跃文化创意区”两大区块,游客可近距离参观露天晒场、古法发酵池、灌装生产线和酿造技术研发中心等。
陈旭东告诉记者,他一直对省农博会深怀感激之情,“政府给我们搭建了很好的平台。正是通过这个平台,我们的品牌为更多人所熟知。”他说。
他表示,这几天公司上下都在为参加省农博会紧张忙碌着,今年他将继续亲自在现场给大伙儿“打酱油”。“我在和平会展中心的展位等着老朋友上门来。”陈旭东笑着说。
“昊琳水产”金建荣——
希望卖出更多“生态甲鱼”
招帮手、备产品、朋友圈发“预告”……这些天,桐庐昊琳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金建荣忙着为参加即将拉开大幕的省农博会做准备。
金建荣已经连续参加了五届省农博会,最初他在省农博会上卖的是塘养甲鱼,从前年开始展销稻田甲鱼、生态大米。“我能明显感觉到,杭州的消费者们越来越注重品质、健康,对绿色有机农产品的需求在增强,这也促使我们不断尝试新的生产养殖模式,加快产品升级。”金建荣说,目前,他们的养殖基地采取塘养和稻田养殖结合的模式,为消费者提供多样化选择。
他向记者介绍,他们的甲鱼放养在有国家无公害认证的稻田里,养殖密度小,一亩田不到200只。甲鱼和水稻“生活”在一起,像是回归到了野生环境。今年,他们的稻田甲鱼养殖面积200亩左右,其中,水稻亩产最高达到750多公斤。
金建荣告诉记者,通过这种模式养出的甲鱼腥气比较淡,口感好,种出的大米则是香、糯、滑、亮,煲粥时表面会起皮,具有农家老底子米的特征。“去年省农博会我卖出了250多公斤甲鱼,大米也收获了不错的展示效果,希望今年可以卖出更多产品,积累更多客户。”金建荣满怀期待。
“孔雀姐姐”李兰枝——
让更多人见识孔雀之美
“去年是我第一次参加省农博会,我们带去的孔雀标本、孔雀羽毛扇和鸵鸟蛋雕等工艺品受到现场市民热捧。”丽水市李氏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兰枝说。她的合作社养殖场里目前养有200多只鸵鸟种鸟、1000多只山鸡和2000多只蓝孔雀。
养殖孔雀源于李兰枝多年来对孔雀这一美丽动物的喜爱。为此,她放弃了经营多年的物流生意,于2015年起逐渐投身到孔雀养殖中。“孔雀开屏带来的美感历来为人所称道,我就想通过省农博会这个平台,让更多人见识到孔雀之美,把我多年来的孔雀梦分享给大家。”李兰枝说。
去年省农博会期间,李兰枝带去的孔雀工艺品的艺术美征服了不少杭城市民。她说,艺术之美是共通的,去年参展时,有一位客人对她的孔雀标本工艺品赞不绝口,自己买了一件后,没过几天又介绍朋友来买了一件。今年,她将带更多品类的孔雀标本和鸵鸟蛋雕艺术品。“省农博会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现场展销、业务洽谈和同行交流的很好机会,也让我们浙西山村的‘土凤凰’飞进了省城,创出了一片新天地。”李兰枝表示。
如今,李兰枝的孔雀生意越做越大。她的“孔雀庄园”将于下个月开门迎客。届时,游客可现场观赏孔雀开屏,了解孔雀养殖知识,品尝孔雀宴。
“青莲食品”缪雨——
期待更多的展示和交流
去年省农博会上,在生猪全产业链展厅里,浙江青莲食品有限公司刷新了人们对生猪养殖的印象。“今年,青莲打造的猪主题乐园猪猪星球将通过产品展示、‘快闪’等更加丰富的方式再次亮相省农博会,展示青莲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成效。”“猪猪星球”总经理缪雨说。
养一头有科技含量的猪,打造一个品牌矩阵。从以前只有单一“膳博士”品牌,到现在的太湖黑、波拉波拉、膳管家、猪猪星球、德国博克曼等越来越多的品牌“新面孔”涌现,青莲通过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养猪之路。“今年省农博会,我们还将带来新推出的产品‘极地冰肠’。”缪雨向记者介绍,这款新品是为中国极地科考队特别研制的,以“膳博士”高品质黑猪热鲜肉为制作原料,用低钠盐和酱香型白酒发酵,不添其他食品添加剂,保留了原本浙江特产的风味,保证了普通腌腊香肠无法达到的水分含量。
“青莲是省农博会的常客,希望今年通过多种方式把我们的理念更好地呈现给大家,与同行形成更多有效的交流互动,让消费者更多了解我们的产品和行业。”缪雨说。
“舒鲜森食品”舒心——
让品牌更响亮
去年省农博会上,首次参展的缙云县舒鲜森食品有限公司带来的产品获得了2017浙江农业博览会优质奖产品荣誉。“比得到荣誉更重要的是,借助省农博会这个大平台,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舒鲜森’品牌。”公司总经理舒心说。“舒鲜森食品”成立于2016年,2017年注册了舒鲜森品牌,生产以竹笋为主原料的酱料,产品主要通过线上电商平台和线下土特产实体店、社区门店相结合的方式来销售。“我们公司还处于发展初期。在省农博会上,通过展示产品、让消费者体验试吃等方式,我们积累了一批零售客户和实体店经销商、微信代理商。”舒心说。
舒心告诉记者,让她非常自豪的是,他们高品质的产品在省农博会上赢得了良好的口碑与美誉度,有消费者给出了“真材实料、物有所值、好吃又健康”的好评。
目前,“舒鲜森”产品主要有笋干肉酱、笋丁猪肉酱、笋丁牛肉酱等。茭白是缙云农业主导产业之一,今年,“舒鲜森”发挥资源优势,打造本地特色产业,研制了新产品茭白肉丝,这款产品将在今年农博会上亮相。“我们已为省农博会备足货源,提前生产了500瓶笋丁牛肉酱、2000包茭白肉丝和多种搭配试吃方案,还设计了产品宣传册。”舒心说,省农博会即将开幕,她定下了几个“小目标”:现场销售额达到2万元,招到更具实力的经销商,洽谈几个大订单。“通过省农博会的平台,相信我们的产品会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品牌会更加响亮。”她充满信心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