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南京中华门外的西街遗址最新考古成果于近日向社会公布:在6500平方米的遗址内,目前发现有3道环壕、13条沟、79口水井、173个灰坑、4座墓葬,以及陶瓦、砖瓦等各类遗物标本上万件,展现了自西周至近现代的“垂直堆叠”,重现了古都南京数千年的变迁。
南京市考古研究所的陈大海称,本次出土的过万件文物清晰地分为9个地层,地层埋藏越深,文物年代越久远。从西周直至近现代的文物标本均有所发现,其中以六朝时期物件最为集中。
“在底层,我们发现了夹砂红陶、印纹硬陶以及少量泥质灰陶,经鉴定均为西周时期的文物。此外,现场出土了大量青瓷类、砖瓦类遗物,遗址位于六朝都城长干里,这是淮水南岸的一处军事防御要地,也体现了西街在古代的重要战略地位。”陈大海说。
通过文物在地层的“古今叠压”,“垂直”穿越数千年的遗迹成为南京城市发展变迁的“重要物证”,并为寻找南京地区的“神秘”城池——越城遗址提供了线索。
陈大海称,自六朝以来就有关于越城位置、规模的记述。南京早年的考古调查推测,西街遗址内的中部地区可能就是古越城所在。尽管目前尚未发现直接证据,但本次出土的文物将为寻找这一“古老城堡”提供重要指引。
(据人民网 杨颜慈/文 2018年1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