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浙江省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一届中国义乌国际森林产品博览会,已于上周圆满落幕。本届森博会以“汇森林精品,助乡村振兴”为主题,设国际标准展位3633个,吸引了33个国家和地区的1673家企业参展,累计到会客商25.21万人次,专业采购团队30个,其中境外采购团队11个,现场交易洽谈活跃。4天累计实现成交额50.36亿元,同比增长3.5%。
今年的森博会,有着不一样的精彩。
“森博+”,助力精准扶贫
为充分发挥绿色扶贫功能,本届森博会首次设立浙江省结对地区森林产品精品展区,共有来自6省(区)的36个县(市、区)102家企业参展,并为每个县(市、区)免费提供标准展位。该展区与连续4年设立的浙江省畲乡林产品展区相得益彰,成为本次展会精准扶贫的亮点。“中药材、干果、高山茶、花椒,还有‘汶川三宝’甜樱桃、青红脆李子、香杏子,这些都是极具汶川特色的农林产品。”介绍起家乡的农林特色产品,汶川县环林局工作人员罗智如数家珍。
作为义乌市东西部协作的对口援建城市,四川省汶川县共有12家企业抱团首次亮相森博会,展出了羌绣、花椒、木耳、白酒等40多种当地名特优产品和深加工产品,吸引了众多采购商和市民竞相选购。
除了四川,还有吉林、贵州、湖北、青海、新疆等地的森林精品汇聚于本届森博会,极具当地特色,令人耳目一新。“第一次来森博会参展,只为提升海西州枸杞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再造产业发展新优势。”青海省海西州辉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说,参展效果不错,接洽到很多意向客户,相信后续跟踪洽谈将会达成新合作。
在畲乡林产品展区,一台机器现场为观众演示着环保快餐盒的生产过程。“我们的快餐盒是用淀粉做的,直接吃都没问题。”据展位负责人介绍,这台让不少人感到惊讶的机器是杜白公司生产的,这家来自永嘉的企业是第三年来参加森博会。“相信未来几年,这种绿色无污染、全降解的一次性快餐盒和一次性水杯能得到普及。”
畲乡林产品展区的一个猕猴桃,同样博得了众人惊奇的目光:形状细长似香蕉,剥出的外皮薄如纸,露出的果肉碧绿通透,轻轻咬一口,口感软糯果味浓郁。“这‘宝贝’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华特’,产自泰顺海拔250-1000米的山地上。”据在场的浙江态享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钟真愉介绍,这款大家认为很特别的猕猴桃,在别的地方不多见,可在泰顺的山里却随处可见,人们经常用它的根来入药,可以清热利尿、活血、消肿、强筋。“经过我们改良开发出的华特猕猴桃,不仅保留了它原有的药用价值,还提升了它的口感。”钟真愉表示,这次来森博会参展,他不光卖猕猴桃,更想推广苗种,使之成为帮助当地农民增收的“金树苗”。
据介绍,这次畲乡林产品展区共有来自温州、湖州、金华、衢州、丽水等5个市的14个民族工作重点县(市、区)和景宁畲族自治县的38家企业参展。
创意筑梦,引领乡村振兴
走进创意林业展区,纯手工制作的竹藤包、价值连城的根雕作品、技艺精湛的手工艺品、琳琅满目的土特产品让人眼花缭乱,而磁悬浮木制摆件等创意新奇林产品更是夺人眼球。
据了解,本次森博会特设创意林业展区,以“创意筑梦、匠心中国”乡村振兴为主题,全国各地百余所院校和众多独立设计师带来的400余件最新创意林业优秀作品、30余家创意林业深加工研发企业的最新绿色生态林产品集体亮相,21家优秀林业生产与设计类企业及18位国内市集达人、手工艺人及个人设计师工作室一同联展。
位于该展区的义乌潍罗泉贸易有限公司展位前,围满了采购商和参观者,他们纷纷感叹悬浮木纹灯、木摆件等产品精巧的制作,不时拿出手机拍照留念。展位负责人郑知方介绍,“公司将磁悬浮技术与传统林产品相结合,制作出磁悬浮创意家居产品,深受英、美等国客户青睐。参展首日,引得好几拨客户前来参观,希望能借此打开市场。”
在创意林业展区另一侧,以“创林业新品牌 助乡村新发展”为主题的第七届中国创意林业产品大赛正在举办。定量筷子筒、自动集水餐具架、简约办公用品、木偶挂钩等作品设计新颖,为展位聚集了不少人气。其中几件创意作品已被义乌竹产业协会会员企业提前预订,计划量产投入市场,预计市场销售额可达2000万元。
本次森博会还首次设立了中国竹产业精品展区。展区内,竹纤维纺织品、竹艺台灯、竹编茶具……各式竹类工艺品分外夺目,往来采购商络绎不绝。这一新展区吸引了126家企业参展,展位数达232个,其中一大批是连续参展多年的“老面孔”。
来自泰顺的胡荣举已是第六年参展,每次来他都要带上极具泰顺当地特色的竹编百宝箱、竹编花瓶。去年,他在展会上接到了近600万元的订单,今年也取得了“开门红”。“一开展就有中东客户下单,意向订购十几万元的竹编百宝箱。”胡荣举欣喜地说。
作为本届森博会配套活动之一的第十四届中国竹业学术大会也同期举行。本次大会为竹业界科研、生产、管理及文化方面的有识之士搭建了“产—学—研”“科—工—贸”一体化交流平台,集中展示我国竹业的新成果、新产品、新设备,破解当前我国竹产业发展与升级所面临的瓶颈问题,为助力乡村振兴、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作出新的贡献。
搭建平台,促进交流合作
“一带一路”展区近年来成为森博会的一大亮点,今年共设展位218个。伊朗、俄罗斯、尼泊尔等“一带一路”沿线31个国家的76家林产品企业和代理商参展,展出了当地的竹木日用品、工艺品、家居用品、红酒等特色林产品,有效促进了与“一带一路”沿线及周边国家的交流与合作。
来自越南的展位负责人表示,这已经是他第五次来参加森博会,每年都会推出不同的产品,包括越南药材、咖啡、特色小吃等,通过这种面对面的贸易往来,不仅能让中国人直观地了解越南的产品,更促进了中越之间的商业交流与合作。
连续参加11届森博会的义乌市民陈永明说,每年的森博会不仅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大量参展商和采购商,同时也是义乌市民爱逛的展会之一。“森博会盛况空前,我们收获很大,明年还要再来。”贵州凯缘春酒业有限公司是位于黔东南地区的一家集发酵型红酒、养生配制酒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新型企业。在森博会上,“凯缘春”展示了自家的明星产品——凯缘春蓝莓红酒。参加展会的该公司有关负责人开心地说,凯缘春蓝莓红酒备受参观者与采购商的关注,展台前的人流络绎不绝,展会头两天就达成10多个团购订单,现场销售额上万元,并与不少国内外采购商、企业代表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本报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