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编修历时两年之久的塑胶跑道国家强制性标准《中小学合成材料面层运动场地》正式实施。
近年来,层出不穷的“毒跑道”事件引发社会的高度关注。2016年,教育部叫停了塑胶跑道的新建或维修,并牵头修订塑胶跑道新国标——《中小学合成材料面层运动场地》(GB 36246-2018)。
专家介绍,“毒跑道”的“毒”来源于四个方面:未完全反应的原料、劣质原料含有的有害物质、违规使用的有害物质、生产或使用过程中生成的副产品。此次发布的新国标要求,原料、铺装等各个环节都需要出具形式检验报告,拿到体育场地设施资质后才能进入市场。
湖北省体育场馆建设协会会长陈凌认为,国家提出的强制标准,要求对建筑施工企业和原料生产企业进行形式检验,在第三方检测机构检验合格后才能开展相关业务,“相当于给企业上了一道安全阀。”
今后学校或家长若对塑胶跑道的安全性有质疑,可以向教育主管部门、质监部门以及体育场馆建设行业协会反映。
(摘自《武汉晚报》杨幸慈/文2018年10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