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磷生态拦截沟渠示范点建设工程是我省今年“五水共治”的重要内容之一。湖州市及早谋划、整合资源,通过“加、减、乘、除”四法,加快氮磷生态拦截沟渠示范点创建,截至目前,全市已建12个示范点,建设速度领先全省。
自我加压,做好“加法”。今年湖州市在省定建15个氮磷生态拦截沟渠示范点的基础上,自我加压,增加至19个,并印发《2018年全市农业生态与治水治气工作要点》,将任务分解落实到各县、区,确保按期完成。
好中选优,做好“减法”。全市共选取了25个拟建点,建立了氮磷生态拦截沟渠项目储备库,筛选19个点作为市拟建点进行重点培育,并遴选出其中15个点确定为省示范点。
整合资源,做好“乘法”。因地制宜,统筹推进,在渔业相对发达的吴兴区、南浔区、德清县,该市大力推广稻鱼轮作、稻鱼共生等渔业综合种养模式,从政策和资金上予以扶持,打造稻田综合种养生态拦截沟渠精品工程;在长兴县、安吉县则通过“太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等落实专项资金,分别按照高标准和规范化两种模式,建设纯农田生态拦截沟渠样板工程。
高标建设,做好“除法”。稻田综合种养生态拦截沟渠统一制定严于国标的排放标准,紧紧围绕“除氮磷”“除COD”“除悬浮物”等目标,完善淡水池塘养殖尾水处理工艺流程,严格按照省淡水所设计方案施工建设;纯农田生态沟渠严格按照省厅建设标准和相关大专院校设计方案施工,确保农田排水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分别减少20%、30%和30%以上,实现田园美丽、生态良好,为我省全面实施农田面源污染治理、加快农业绿色发展提供“湖州样板”。 湖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