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乡村故事

方寸缠绵思故地40年后再聚首

新昌黄坛村五百多水库移民的“回家”故事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近日,新昌县大市聚镇黄坛村,40年前因修建长诏水库移民的村民们陆续回到老家,500多人聚在一起吃了一顿团圆饭。
  40年未见,大家见面时并不生分。“我是谁的女儿?”“你爸是某某!”一问一答之间,以前的欢笑与记忆就回来了。“40年来,这是我们第一次举办这么大规模的聚会!”黄坛村村委会主任翁伟平说,为了这次聚会,大家筹备了8个多月。对500多名移民外地的“黄坛人”来说,这样的聚会他们盼了40年。
40年前360户村民搬家
“方寸缠绵思故地,黄坛入梦枕蓬莱”“离别故土四十秋,乡里乡亲述长短。乡音依旧白发多,老少牵手话家长”……移民官一高、王一春等人写的关于故乡情的诗、文章被贴在了黄坛村签到处的外墙上。不少移民对着这些诗歌、文章拍照留念,并笑称,黄坛村的文人们说出了大家想说但没说出口的故乡情。
  黄坛村位于长诏水库尾部,是个风景秀丽的小山村。上世纪70年代,黄坛村一共有412户1700多人,房子分布在一条卵石路的两边,旁边溪流环绕。“我记得村里的那条街被称为十里长街。”移民石钦忠说。因建造长诏水库,1978年,村里360户人家迁移到了该县梅渚镇、大市聚镇、七星街道等地,最远的搬到了江西省。留下的50多户人家选择了后移,将房子建在原来的后山上。今年60岁的官一高一家9口人搬到了梅渚镇平水庙村,原先家里的3间2层小楼拆完后,由移民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负责将拆下的物料运到平水庙村,又在当地生产队的帮助下,一家人建起了5间2层楼房。“一开始觉得很陌生,生活也很艰辛。”官一高说,刚到梅渚生活时,心里难免空落落的,有些不安。他自己也很不习惯,每次外出干活都要跟着当地的村民才能找到地方。一年时间下来,一家人才慢慢融入新生活。
  虽然新生活渐渐步入正轨,但一家人还是会时常想起在黄坛村的生活。只要一有空,官一高就会约上几个要好的移民回黄坛游玩。官一高喜欢文学,还学会了写诗,故乡黄坛成为他创作的源泉。
40年后500移民齐回家
  当天一早,81岁的翁元林刚走进黄坛村,同岁的徐杏春马上迎了上去。因建造长诏水库,40年前,翁元林和家人搬到了新昌县梅渚镇前山村,而徐杏春一家则选择将房子后移,留在了黄坛村。
  这次聚会前,老哥俩已多年未见。一路进村,翁元林不时会碰到熟人,免不了停下来跟他们握个手、拉拉家常。在村中央,“纪念黄坛移民40周年”的舞台已搭起来了,舞台前面的一排排木凳子上,已坐了不少观众。
  72岁的何益彭穿着演出服装,站在舞台后面候场。当天,何益彭将和队友们一起为老乡们奉上“新昌十番”的演出。他心情十分激动,因为这是他们第一次在这么多老乡面前表演,“演得好不好,以前听过的人马上就能听出来。”对一些年长的黄坛移民来说,十番是始终萦绕在耳边的浓浓乡愁。
  新昌十番是流传在黄坛村的传统音乐,至今已有近200年历史。何益彭记得,自己小时候,父亲就是乐队成员,村里时常会有演出,他就是在那个时候学会了表演。后来,因移民搬迁,十番演出一度中断。
  2007年,搬到梅渚镇下衣村的石菊林决定恢复十番演出,搬到梅渚镇畈田村的何益彭自然义不容辞。移民到七星街道侯村的翁梅阳和梅渚镇下衣村的潘小祥也一起加入团队。如今,新昌十番已经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在大家忙着为演出准备时,黄坛村村民翁运良则和村民们忙着张罗52桌宴席。演出开始不久,天下起了雨,但这场急雨并没有阻挡大家的热情,有些人站到屋檐下,有些人撑起了伞,眼睛始终盯着舞台。
  中午12点,看完演出,移民们开始入座吃团圆饭,坐在一起,大家总有说不完的话。
40年来人分离心不散
  40年前的移民重构了整个黄坛村,也让大家的生活发生了巨变,对移民外地的黄坛人来说,黄坛始终是那份挥之不去的乡愁。不过,距离并没有隔断大家的感情,相反,乡愁让大家的联系更加紧密。
  今年67岁的石冠千是一名退休教师,40年前,他带着妻子儿子搬到新昌县大市聚镇西山村,一家人开始了新生活,和以前村民的联系并不紧密。
  10多年前,石冠千和几个相熟的黄坛移民开始在农历正月十五聚一聚,聊聊以前的生活。后来,参加聚会的人从最初的七八个人发展到40多人,这个活动也一直延续了下来。
  今年正月十五,大家照例聚在了一起,想起今年已经是黄坛移民40周年。“我们觉得是时候让大家一起聚聚了。”石冠千说,于是,石冠千等10多个人一起发起了这场40周年纪念活动。“和40年前相比,黄坛村的变化很大,特别是生态环境好等传统被保留了下来,这一点很好。”潘小祥说,这些年来,他一直关注黄坛村的变化,看到现在的村容村貌,他觉得开心。“这是我见过的最热闹的黄坛村,太高兴了,希望以后这样的活动能成为所有黄坛人的节日。”今年36岁的章林从小就生活在黄坛村,18岁时去温州打拼事业,如今事业有成的他也关心家乡的发展,这次他带着妻子、孩子一起回家吃团圆饭。 俞颖颖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