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消费

追捧“网红”产品,小心被玩套路

  近年来,一些“网红”产品众人追捧、竞相购买的热销现象引人关注。但近日笔者调查发现,有些所谓的“网红”产品的“爆棚”人气,实际上是通过夸大其词的宣传甚至造假炮制的。
“网红”产品有哪些“气质”
  在网络上,一些产品的消费评价与跟帖动辄成千上万,内容都是交口称赞。那么,这些“网红”产品有哪些“气质”?
  “功能神器”型。比如,颇有名气的微商品牌“尚赫”有一款名为“尚赫辟谷餐”的产品,鼓吹能轻松瘦身,并宣称可以治愈牛皮癣等多种顽疾。网上还流行一种所谓的“防晒丸”,声称“当天吃当天见效,防晒持续时间可达6个小时”。“荣誉加身”型。这种“网红”产品往往自称获各种国内、国际大奖,通过各种权威机构验证,畅销全国甚至风靡全球。笔者在网上发现一款名为“玛姿宝”的微商产品十分火爆,自称代理商的刘女士向笔者展示了其中一款减肥产品“玛姿宝0卡能量圈”,称该品具有“3·15打假保真荣誉标志”,获得“中国孕婴童奖”“玛姿宝商业模式论证证书”等多个大奖和证书。“浮夸炫富”型。鼓吹只需要加盟或代理某“网红”产品即可迅速暴富。比如,网上有多篇网文大肆宣传一些无学历、无工作经历的人,因代理微商品牌“尚赫”而迅速赚钱,买新房、豪车。另外,一些“网红”产品的代理商在微信朋友圈发布自己因代理该产品,获得公司奖励豪车的照片。
打造“网红”产品有哪些套路
  虚构荣誉、合成照片、网络刷“赞”、雇人排队……笔者调查发现,事实上,一些所谓的“网红”产品,是通过打擦边球的夸大宣传,甚至弄虚作假打造的。
  套路一:线上刷“赞”,线下雇人。曾专门做“网红”店推手生意的吴先生告诉笔者,消费评价大都可以造假,而且这个造假生意已经形成了相当规模。
  吴先生告诉笔者,到各电商平台刷消费体验评价的,分为“素人”和“达人”。前者人微言轻,只能“壮壮场子”,每人每条收费2-5元不等;后者的评价因“号召力大”,收费也贵,消费评价等100字以上,配3张及以上图片的,4级达人50元/条、5级达人60元/条、6级达人 80元/条、7级达人 120元/条。
  此外,线下商店的排长队现象也可能是假的。成都某大学学生小王已多次充当“排队人头”,小王告诉笔者,有人会在QQ“充场群”中发布时间、地点、人数、时薪等信息,招人制造排长队现象。笔者进入一个名为“兼职共享大平台”的QQ群,群主称笔者可自行发帖招人排队,制造销售火爆的场景,雇一个人一般 3小时内付费100-150元。
  套路二:虚构荣誉,自抬身价。经笔者求证,微商产品玛姿宝品牌的所谓“3·15打假保真荣誉标志”来自一家名为“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的民间组织下属的“打假工作委员会”。该基金会副秘书长刘丰称,基金会并未授权玛姿宝品牌使用相关标志,且该标志仅代表商户向基金会缴纳了一定金额的质量纠纷赔付保证金,并不具有任何与产品质量相关的证明作用。
  套路三:合成照片,虚假炫富。笔者发现,大量标榜代理“网红”产品后“迅速暴富”网文的主角,常常缺名少姓,无从查考。笔者在网上发现,有商家专门从事替微商修改、合成照片的生意。在一家月成交量过万的网上店铺,笔者花50元轻松制得假照片。此外,笔者发现,还有店家能制作效果逼真的转账记录。
一些“网红”产品为三无产品
  多位专家表示,由于不是正规厂家生产,缺乏正规的生产流程和检验,不少“网红”产品质量堪忧。
  北京营养师协会理事顾中一说,消费者对那些吹嘘能健身治病的“网红”产品绝不可轻信。例如,“网红”产品“尚赫辟谷餐”鼓吹“清除宿便”“排毒”,其实,由于能量严重摄入不足,“尚赫辟谷餐”很可能导致肌肉分解、基础代谢下降,造成多器官损伤,甚至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中国互联网协会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吴沈括认为,炮制“网红”产品的多种套路,已明显涉嫌违反广告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产品质量法、食品安全法等多项法律的相关规定,应引起市场监管部门的关注。同时,相关监管部门应加大对互联网平台的监管与追责。
  腾讯微信平台相关负责人也表示,他们对微商的管理高度关注。日常管理中,对用户举报较多、涉及销售假货、诈骗和商业侵权的个人微信号,均进行封号等处理。他们提醒广大用户,注意辨别朋友圈信息的真实性,保护自身权益不受侵害。
  市场监管部门提醒,对“网红”产品,消费者要保持理性态度,特别是对一些直接食用的商品或接触身体的化妆品、服装等,要多方核实信息,避免遭受损失和伤害。
  杰文津 汪奥娜 颜之宏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