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村民集资治污让织机废水再利用

长兴“纺织村”走上绿色增收路

  □本报记者 李曜清
  本报讯 “村民集资自建污水处理厂,美了环境富了村集体。”近日,记者走进长兴县水口乡徐旺村,看到村居簇新整洁,河水清澈见底,两岸树木成荫……深为该村的新面貌而高兴。
  徐旺是当地闻名的“纺织村”,鼎盛时期织机达千余台。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了,可环境却因为织机产生的废水和废气变坏了,污水横流,河水脏臭,鱼虾绝迹……“以前别说去河里游泳,连河边也不愿靠近。”正在河边剪螺蛳的村民徐水勤告诉记者,现在可好了,这螺蛳就是刚从河里捞上来的。
  徐旺村的这一切变化,始于2010年。当时,全体村民共同集资275万元,开建日处理能力4000吨的污水处理厂,并成立长兴清源中水回用有限公司负责管理。“那时候也是迫不得已,村集体除了几亩建设用地的7万元租金,没有其他收入。但是村民对改善环境的要求非常迫切。”村支书徐少敏说,村干部挨家挨户集资,腾出村委办公楼用于建厂房。把零散分布的纺织厂统一搬迁到污水处理厂旁,形成生产集聚区。现在,全村71家织机厂全部实现纳管排放,污水处理达标后,重新送到生产企业进行循环使用。
  水口乡有关负责人介绍,清源中水回用有限公司建成后,徐旺村实现了工业废水零排放,村集体仅污水处理费一项每年增收30余万元。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