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创家庭农场的橘园应用了智能化监测系统,实现‘互联网+农业’,是一道好风景。”近日,笔者随衢州市农业局经济特产站副站长程慧林,来到位于江山市凤林镇凤溪村的吴创家庭农场。
在农场监控室内,负责人吴根法打开智能监测系统,不一会儿,液晶显示屏上就显示出大棚内的画面,拉近镜头后,每一株橘树的生长情况一目了然。吴根法又点了一下鼠标,屏幕上跳出风速、湿度、气压、土壤温度和光照强度等7个数据。“数据采集系统和多元信息传感器可以对棚内水、土、气等关键环境要素进行实时监控和采集。管理者足不出户,通过电脑终端、手机等设备,即可知晓果树生长情况。”程慧林解释说。
与此配套,吴创家庭农场打破传统大棚简单栽培模式,以连栋大棚为基础,配套安装水肥一体化设备、补光灯、自动卷膜器等设施,搭建起物联网智能大棚。“即使人在外地,也能实时监测橘园内的情况。”说着,吴根法拿出手机,打开相应APP,向笔者展示。“只需点一下,就可实现开关大棚、浇水施肥等功能,省时省力。”吴根法介绍,由于农场面积较大,巡逻、浇水、施肥等人工成本大。去年,他投入200多万元,引进这套农业智能监测系统。“粗略统计,今年每亩柑橘可降低人工成本500元。”
走进“红美人”种植大棚内,只见一株株橘树上果实累累,长势喜人。“下月底,皮薄多汁的‘红美人’柑橘即将成熟。眼下,已经被客人预订了近1万公斤,每公斤70元。”吴根法说,预计今年“红美人”亩产超1000公斤,较去年增产30%以上。
今年45岁的吴根法是江山市贺村镇人,早年在外创业。2016年来到凤林镇凤溪村,承包200亩土地,成立吴创家庭农场。
“目前,农场主要以‘红美人’‘甘平’等精品柑橘为主,共种植168亩。”吴根法相告,成立农场之初,他便淘汰了传统柑橘品种,根据市场需求,结合当地气候、土壤情况,通过高位嫁接,引进不同时期的优、稀柑橘品种,避开传统柑橘销售高峰,保证季季橘红月月销。
“今年年初,在市、镇两级政府的重视下,我们已经成功注册‘江山红美人’商标。下一步,打算通过电商平台,实现线上线下全方位销售,打响‘江山红美人’品牌。”吴根法信心满满。
吕涵 刘一奇 吴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