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特辑

九月柿子红 农民笑开颜

天台县雷峰乡柿文化节29日登场

  □本报记者 李曜清 通讯员 陈定梁
  本报讯 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之一的天台县雷峰乡柿文化节,将于9月29日正式拉开帷幕,广大农民朋友将与你共同分享丰收的喜悦。这个柿文化节有什么看点?当地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近日赶赴天台县雷峰乡一探究竟。“七月核桃八月梨,九月里的柿子红了皮”。金秋九月,雷峰乡茶丰村的柿山上,一颗颗硕大的红柿子缀满了枝头,远远望去好像是一盏盏红灯笼。
  柿子浑身是宝,柿肉、柿叶、柿蒂均可入药,具有生津止渴、润肺清热等功效。红色的柿子正好契合了丰收时节的喜庆气氛。雷峰乡农办有关人员告诉记者,这种当地独有的红朱柿极具观赏价值,口感清甜,甜而不涩。茶丰村种植红朱柿历史悠久,至今已有300多年,村里树龄超过百年的老柿树有50多株,最老的已有200多年。全村共种植红朱柿2000余亩,单西山头自然村就有1500亩。
  当地的红朱柿大多种植于海拔600米以上的高山茶园和林中空地,目前已发展茶柿混交林1000余亩。“柿下种茶能让效益最大化,村里家家户户种柿子,柿子成了名副其实的‘致富果’。”茶丰村村主任王治平说。
  村民王慧仙和丈夫种了30多亩柿子和茶叶。她告诉记者,每年光卖卖柿子加上茶叶就有8万元左右的收入。以前柿子一筐筐挑出去卖,现在雷峰的柿子名气大了,有不少人进山采摘和收购,销路不用愁。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雷峰乡通过举办各种宣传推广活动,不断打响雷峰柿的品牌。早在2001年,雷峰乡就开始举办柿文化节,到今年已经是第七届了。“主要目的是为柿农吆喝,助柿农增收,打造农旅品牌。”雷峰乡党委宣传部长邢芬说。
  那今年的柿文化节有什么亮点?据邢芬介绍,相较于前几届,今年的柿文化节层次更高、规模更大、活动更多。29日开幕当天,将举行“雷峰三宝”也就是柿子、茶和梨三种当地特色农产品发布、“柿王”拍卖等系列活动,当地种植大户还将和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现场还将结合天台在外商会、本地电商、农产品现场展示推介,实现线上线下联动销售。“目前各项准备工作正在紧张筹备中。届时参加节庆活动的嘉宾和市民们将看到村道两边和村居庭院都用柿子、玉米、南瓜、稻谷等装点,展示丰收喜庆的图画、文字。”邢芬告诉记者,“同时还将结合‘唐诗之路’沿途有关柿子的古诗、悠久的柿子种植历史、农耕用具、历届柿文化节精彩活动进行展览,举办全省柿创意摄影大赛。”
  21日,当地邀请到天台40对金婚老人参加一生一“柿”金婚纪念活动,共同见证改革开放40周年伟大成就。当天还举行了庆丰收民谣《雷峰山中柿子红》的首发仪式。
  “今年雷峰乡的柿文化节入选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让我们格外自豪。”王治平说,这不仅可以聚集人气、带来收益,更重要的是让农民真正成为节日的主角。
  雷峰乡还启动了“共享盛‘柿’”营养红朱柿认购活动。即日起至10月30日,广大消费者可以直接认购红朱柿礼盒,也可以认购红朱柿树。乡干部介绍,爱心人士只需花500元就能认购一棵柿树,认购人姓名等个人信息将被制成卡片系在树上,这棵柿树上的柿子全归认购人所有。同时,认购人自动成为柿园的会员,当果实收获时,柿园会提前告知认购人,认购人可带着亲朋好友前来采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