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特辑

来吧,共赴一场文化的盛宴

——我省万家农村文化礼堂庆丰收侧记

  □本报记者 李军
  器乐和鸣奏响丰收曲,舞狮欢腾添节日喜庆。9月21日下午,“我们的家园——万家农村文化礼堂庆丰收”省主场活动在建德市三都镇镇头村文化礼堂举行:原生态山歌村歌联唱、富有传统地方特色的非遗舞蹈、再现丰收喜悦的锣鼓和杂技……随着一个个精彩节目轮番上演,四邻八乡聚集一堂,共享一场乡村文化盛宴。
  文艺演出、民俗文化和非遗展示体验、农村文化礼堂工作经验成果展示、农产品展销、讲座培训、志愿服务……9月15日至23日,我省举办“我们的家园——万家农村文化礼堂庆丰收”活动。近些天,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节庆活动在我省农村如火如荼地上演。
文化登“堂”,农民参与喜开颜
“快看呀,好多拖拉机开过来了!”9月15日上午9时,“我们的家园——万家农村文化礼堂庆丰收”活动在宁波市海曙区古林镇茂新村举行。在鼓乐声中,多支民间艺术团队徐徐前进,挂着“中国农民丰收节”和“振兴乡村战略”字样的一台台拖拉机缓行于队列中,路两侧挂满了意寓丰收的装饰物,这一切无不透露出丰收节的喜庆氛围。
  活动现场,吹糖人、作糖画、葫芦刻字等民俗表演吸引了众多村民驻足欣赏。在农产品展销现场,汇聚了宁波赵大有食品、王升大米食、茂庆食品、蜃蛟糕点、石马塘灰汁团、甬博金农业等众多企业展位,展销的食品样式多、口味好,受到“吃货”们的青睐。村里的林氏宗祠,正在举办的“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生活变迁展”,也吸引了众多村民参观。现场展出的台式收音机、28吋自行车、脚踏缝纫机、黑白电视机、老式录音机、五斗柜等老物件让村民们回忆起过往的岁月。
  喜庆农民丰收节,农民们自己创编排演的节目自然不能少。在茂新村的田间,古林席乡艺术团的“旗袍走秀”“威风锣鼓”“秧歌舞”等节目依次登场,引得村民掌声不断;在衢州市衢江区莲花镇涧峰村,省级非遗名录代表作“茶灯戏”、婺剧《廉史赵》等节目展演,赢得观众连连叫好;在丽水市缙云县新建镇笕川村文化礼堂,别开生面的“瓜王”评比、挑番薯等农事比赛,映照出农家丰收的喜悦……连日来,我省各地组织“我们的家园——万家农村文化礼堂庆丰收”活动1000余场,农村文化礼堂上演了一幕幕精彩大戏,让村庄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培训服务,送上“知识大礼包”
  除了观看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在活动举办期间,我省多地村民还享受到了科普宣传、法律咨询、医疗保健等志愿服务。
  9月11日—12日,杭州市富阳区富春街道在西邮村文化礼堂举办“我们的家园——万家农村文化礼堂庆丰收”活动。活动现场开展了农业科技知识讲座、电商业务知识讲座等活动,为当地村民送去了一场实实在在的节日“福利”。
  西邮村村民以种植茶叶、西瓜、草莓为主,在培训现场,培训老师针对茶叶、西瓜、草莓的生产技术、增产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了专题授课。当地村民热情高涨,讲座结束后,纷纷邀请老师去现场指导,热切期盼科技助力来年增产增收。
  在另一堂电商业务知识讲座上,老师运用生动的语言就电商的概念、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农村电子商务的实践方法等内容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受到了村民的一致好评。
  不仅西邮村,这个月,我省多地借助农民丰收节契机,开展各类培训服务,为农民送上丰厚的“知识大礼包”。9月15日,瑞安市马屿镇江桥村文化礼堂开展“健康伴我行”健康文化宣传义诊;9月16日,台州市黄岩区院桥镇桐村文化礼堂开展庆丰收农业实用技术讲座;9月20日,金义都市新区孝顺镇严店村文化礼堂开展送书下乡活动……
提档升级,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再加速
  9月21日,全省第一万家农村文化礼堂启用仪式在建德市三都镇镇头村文化礼堂举行。该文化礼堂位于镇头村廊下自然村,于今年6月建成,占地面积700平方米,共2层,设有礼堂、讲堂、活动室、图书馆等功能场所。据了解,镇头村以文化礼堂为核心,进行整村改造,文化礼堂周边还建有“镇头水库纪念馆”“我们的故事走廊”“时光照相馆”“童年记忆跑道”等具有时代印记的特色体验区,今后,文化礼堂将成为该村乡村振兴的文化新地标。
  镇头村文化礼堂建设是我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成效的一个缩影。2013年以来,省委、省政府把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作为深化农村文化供给侧改革,振兴乡村文化的主要抓手加以全面推进。截至今年8月底,我省已累计建成农村文化礼堂1万家,在满足农民需求、繁荣农村文化、传承乡土文脉、引领文明新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重要阵地和社会治理的有效平台,受到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也起到了为乡村振兴筑基、凝神、聚力的重要作用。一项问卷调查显示,94%的受访者对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和作用发挥表示满意。目前,全省农村文化礼堂有管理员9000余人、工作指导员3000余人、文化礼堂志愿者1万余人。
  今后,我省的农村文化礼堂建设还将提档升级。今年,省委、省政府把“万家文化礼堂引领工程”作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水平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行动计划(2018-2022年)》的“五大工程”之一。据了解,下一步,我省将适应乡村振兴战略和文化浙江建设新要求,按照“上水平、高质量、全覆盖”的工作思路,创新举措、强化保障,进一步提升文化礼堂“建”的力度、“管”的强度、“用”的热度和“育”的深度,使文化礼堂真正成为与“两个高水平”相适应的文化地标,与美丽乡村、美好生活相契合的精神家园。
  根据计划,到2020年,省内500人以上的建制村要有一半以上建成文化礼堂,1500人以上的建制村要全部建成文化礼堂,有条件的县(市、区)要实现农村文化礼堂全覆盖。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