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军
本报讯 旨在加快区域科技创新资源联动共享,更好促进长三角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长三角乡村振兴联合服务团活动暨农创项目路演推介会”,9月10日在海宁市举行。
会上,苏浙沪皖3省1市农科院发表了《长三角乡村振兴农业科技联合服务团共同行动宣言》,同时举行成立仪式。宣言指出,联合服务团将共同致力于长三角地区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中重大科技问题的解决,促进区域农业科技协同创新,重点促进科技、人才、项目等各类要素资源向乡村流动和配置,并通过建立常态化工作交流机制,共同探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方法、新路径。
长三角乡村振兴农业科技联合服务团,是在苏浙沪3省(市)农科院17年前组建的“苏浙沪农科院科技兴农联合服务团”的基础上成立的。到目前,原服务团已组织开展科技下乡活动200余次,举办技术论坛讲座和现场技术指导活动400余次,建立联合服务示范基地30余个,推广优新品种50余个,对接重大技术攻关项目150余项,极大地推动了区域主导产业的发展,为长三角地区农业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长三角乡村振兴农业科技联合服务团的成立,对于进一步整合长三角农业科技创新资源,打造长三角地区乡村振兴新模式、新样板,以及全面提升区域农业产业竞争力意义重大。”浙江省农科院有关负责人说。
会上,联合服务团与海宁市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根据海宁农业产业需求,重点路演发布了来自苏浙沪皖农科院的粮油、水果、蔬菜、农产品加工、食用菌、花卉园艺等领域共8项农创项目。还组织有关专家分赴海宁市黄湾、袁花等乡镇和街道,开展技术培训和现场技术指导。
据悉,在会前举行的海宁市农业经济洽谈会上,该市还与省内外相关单位成功签约21个农业合作项目,总金额达22.3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