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葛勇进
本报讯 夏末秋初,武义石鹅湖茶叶专业合作社的茶园里,茶树依然郁郁葱葱。“以往这个时节,茶园采摘四五个批次后就没得采了。今年这500亩茶园,由于用了有机肥,至今已采摘了5个批次,但鲜叶还是很嫩,到9月中旬还可采摘一次。”合作社负责人丁青荣向参观者兴奋地介绍。
8月30日,全省有机肥替代化肥现场推进会在武义召开。省农业厅和有关市、县耕肥部门的150多名代表,现场参观了武义石鹅湖、利神和浙江煊绿等应用有机肥替代化肥、畜禽排泄物肥料化利用的茶园。
“茶园施用有机肥后,每亩鲜叶年产量可增加100公斤左右,今年这片试验的茶园至少增产20%以上。”丁青荣告诉记者。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武义县特产站茶叶专家徐文武说,茶园有机肥替代化肥,不仅能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化肥施用,而且提升地力,改善土壤生态环境。去年,武义县在有机茶园、万亩无公害茶园等基地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通过应用“有机肥+配方肥”“有机肥+水肥一体化”等绿色“营养餐”,茶园的年均化肥施用量从50多公斤降至40公斤,减少20%以上;土壤有机质含量从1.39%提高到1.47%,地力水平明显提升。
有机肥替代化肥后,茶叶的品质也明显提高,香味更浓。据调查,今年,武义县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区的春茶,鲜茶叶片厚、乌黑发亮,收购价比不施有机肥的提高10%以上。
去年,原农业部实施农业绿色发展五大行动,果菜茶园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是其中之一。我省的黄岩、安吉、龙游、武义入围全国首批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县创建名单。今年,淳安和衢州柯城区被农业农村部列为第二批创建单位。
为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去年我省制定了《开展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实施方案》,力争到2020年,果菜茶优势产区化肥用量减少20%以上,果菜茶核心产区和知名品牌生产基地(园区)化肥用量减少50%以上。
省耕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加快有机肥替代化肥的推广应用,今年我省在抓好6个国家级试点县(市、区)建设的基础上,将启动建设100个省级特色主导产业绿色“营养餐”示范区,努力打造一批地力肥、品质佳、效益高、产业旺的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区、示范基地,让周围的农民看得见、学得会。建立有机肥示范引领、辐射带动的长效机制,让有机肥替代化肥意识深入人心,加快我省农业绿色发展,高水平打造有机肥推广应用的“浙江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