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凌紫
本报讯 近日,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实施意见》(简称《实施意见》),强调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工作,全面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力争率先建成国土资源节约集约示范省。《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确保全省耕地保有量不少于2818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少于2398万亩,永久基本农田示范区不少于1000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不少于800万亩,累计建成2004万亩高标准农田。耕地保护制度更加完善,占补平衡管理更加规范,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不断提高,实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耕地保护新格局。《实施意见》指出,要严格控制建设占用耕地,加强土地规划管控和计划引导,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着力提升节地水平和利用效率;要改进耕地占补平衡管理,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责任。完善补充耕地分级统筹制度,完善省域内补充耕地调剂办法。实施“补改结合”占补平衡制度,保障省以上重大项目建设耕地占补平衡,实施一批重大垦造耕地项目;要加强耕地质量和生态建设,继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全面实施耕地耕作层剥离再利用,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加强耕地质量调查评价与监测;要深入开展农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强化政策引导,严格土地整治项目管理,保障农村发展用地;要强化耕地保护补偿,激励完善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加强跨地区补充耕地利益调节;要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共同责任,严格监督检查,落实责任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