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2-3版:浙江畜牧兽医

附件1:

非洲猪瘟样品的采集、运输与保存

  可采集发病动物或同群动物的血清学样品和病原学样品,病原学样品主要包括抗凝血、脾脏、扁桃体、淋巴结、肾脏和骨髓等。如环境中存在钝缘软蜱,也应一并采集。
  样品的包装和运输应符合农业部《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运输包装规范》规定。规范填写采样登记表,采集的样品应在冷藏和密封状态下运输到相关实验室。
  一、血清学样品
  无菌采集5ml血液样品,室温放置12~24h,收集血清,冷藏运输。到达检测实验室后,冷冻保存。
  二、病原学样品
  1.抗凝血样品
  无菌采集5ml抗凝血,冷藏运输。到达检测实验室后,-70℃冷冻保存。
  2.组织样品
  2.1 首选脾脏,其次为扁桃体、淋巴结、肾脏、骨髓等,冷藏运输。
  2.2 样品到达检测实验室后,-70℃保存。
  3.钝缘软蜱
  3.1 将收集的钝缘软蜱放入有螺旋盖的样品瓶/管中,放入少量土壤,盖内衬以纱布,常温保存运输。
  3.2 到达检测实验室后,-70℃冷冻保存或置于液氮中;如仅对样品进行形态学观察时,可以放入100%酒精中保存。
附件2:
非洲猪瘟消毒技术
  1.药品种类
  最有效的消毒药是10%的苯及苯酚、去污剂、次氯酸、碱类及戊二醛。碱类(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氯化物和酚化合物适用于建筑物、木质结构、水泥表面、车辆和相关设施设备消毒。酒精和碘化物适用于人员消毒。
  2.场地及设施设备消毒
  2.1 消毒前准备
  2.1.1 消毒前必须清除有机物、污物、粪便、饲料、垫料等。
  2.1.2 选择合适的消毒药品。
  2.1.3 备有喷雾器、火焰喷射枪、消毒车辆、消毒防护用具(如口罩、手套、防护靴等)、消毒容器等。
  2.2 消毒方法
  2.2.1 对金属设施设备的消毒,可采取火焰、熏蒸和冲洗等方式消毒。
  2.2.2 对圈舍、车辆、屠宰加工、贮藏等场所,可采用消毒液清洗、喷洒等方式消毒。
  2.2.3 对养殖场(户)的饲料、垫料,可采取堆积发酵或焚烧等方式处理,对粪便等污物作化学处理后采用深埋、堆积发酵或焚烧等方式处理。
  2.2.4 对疫区范围内办公、饲养人员的宿舍、公共食堂等场所,可采用喷洒方式消毒。
  2.2.5 对消毒产生的污水应进行无害化处理。
  3.人员及物品消毒
  3.1 饲养管理人员可采取淋浴消毒。
  3.2 对衣、帽、鞋等可能被污染的物品,可采取消毒液浸泡、高压灭菌等方式消毒。
  4.消毒频率
  疫点每天消毒3~5次,连续7天,之后每天消毒1次,持续消毒15天;疫区临时消毒站做好出入车辆人员消毒工作,直至解除封锁。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