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文摘

不做无谓的争论

  处于一个喧嚣的时代,许多人常常热衷各种无休止的争论,振振有词地发表各自的观点;即便是亲属、朋友、同事,因为看法不一致,也难免争得面红耳赤,甚至恶言相向。
  我曾经多次旁观这样的争论,其中一种最低级的方式是:争论双方缺少在公共空间讨论的规则意识,争论迅速成为抬杠,情绪跟着迅速升级,继而开始人身攻击,破口开骂。然后,觉得骂对方本人不过瘾,就转而骂其家人。从对方的个人品德、身体隐疾、受教育程度一直骂到对方的家庭成员乃至祖辈——远远离开了争论的主题。在这样的争论中,双方只讲立场,不论是非,只要你的观点跟我对立,你说什么我都一概否定。这样的争论,往往话语不对等,争论的双方不在同一个语境下交流,也不在同一个层次上交流。表面看是鸡和蛋讲,实际上是鸡和鸭讲,彼此南辕北辙,风马牛不相及,各说各话,各泄各愤。
  有人罗列过最无趣最无价值的几件事,其中就有给傻子讲道理和帮弱智理逻辑。这跟林肯的看法很接近:一个人完全不必消耗时间去做无谓的争论,那样对自己性情不但有所损害,还会让人失去自制力。在尽可能的情形下,要学会放弃。与其跟一只狗争路,不如让狗先走一步。如果被狗咬了一口,你即使把这只狗打死,也不能治好你的伤口。
  永远不和别人做无谓的争论,尤其是不跟见识和智商都偏于低下的人争论,应该是一种社交智慧。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因为不同的个性、不同的习惯、不同的阅历、不同的成长背景等等形成了个体特殊性,必然会有观点、看法、主张、言行的差异。要相信所有人都是终生成长的,他们的观点、言行是否正确,都会经过实践检验和鉴别,并且在正常情况下应该会不断长进、不断完善;只是宥于个体差异,自己教育自己、自己改变自己的程度不同而已。在这个意义上说,包容,不争论,是相信人的独特性,是对人性的一种尊重。
  (摘自《今晚报》 陈世旭/文2018年7月10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