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地处浙江省中东部沿海,2017年入列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黄岩蜜橘闻名遐迩,水果新贵东魁杨梅从这里走向全国;同时,黄岩也是中国蜜橘之乡、中国杨梅之乡、中国枇杷之乡、中国茭白之乡、中国紫莳药之乡。为打造美丽黄岩、宜居家园,近年来黄岩区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循环农业,这其中,“肥药双控”工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认识到位 科学部署
黄岩区以绿色兴农、质量强农为总思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水稻、茭白、柑橘、杨梅等主导产业为切入点,围绕“一湖一河”(长潭水库、永宁江流域),全域实施“肥药双控”工作。
该区成立了分管副区长为组长的“肥药双控”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并将该项工作列入对乡镇(街道)综合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黄岩先后制定并下发《黄岩区2017年“肥药双控”工作实施方案》以及相关配套文件,明确工作机制和工作要求,全方位保障该项工作的有效落实。据统计,2017年黄岩合计落实专项资金2685万元,预计2018年将完成专项资金投入4786万元。
多措并举 章法明晰
初秋的阳光还很猛烈,在黄岩区头陀下岙茭白基地,正在忙碌的茭白种植户杨良军满头大汗。他告诉记者,自家42亩地、一年两季,产出的“西红岩溪”茭白销往上海、杭州、金华、温州等地,因为质量优良,市场上供不应求。自从8年前他开始种植茭白以来,一直施用化肥、农药,结果化肥越施越多,茭白产量品质反倒上不去。在当地农林局蔬菜办的指导下,去年开始,他在茭白田套种丝瓜、套养河蟹、红鲤鱼,利用秸秆堆腐还田、还种植蜜源植物、香根草这些自然花草,加上基地内全面安装了杀虫灯、性诱剂,一年可以减少茭白用药次数两次以上,减少化肥用量三分之一,产品达到了无公害标准,收入也逐年稳步增长。
据了解,黄岩正在示范推广的减肥措施包含了“有机替代、测土配方、科学用肥、水肥一体”等四个方面;减药措施包含了“理化诱控、生态调控、生物防治、农业防控、科学用药”等五个方面。2017年累计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30万亩,种植冬绿肥3.2万亩,使用各类配方肥0.42万吨,有机肥1.5万吨;安装太阳能杀虫灯2200台,性诱剂2.5万套,杨梅防虫网覆盖阻隔技术6万株,水果套袋技术0.8万亩,病虫统防统治6.1万亩,累计应用农药减量技术20.2万亩,病虫统防统治6.1万亩。2018年新增太阳能杀虫灯2174台,性诱剂5万套,杨梅罗幔覆盖0.7万株,继续补贴种植冬绿肥3.2万亩,补贴应用各类有机肥2万吨、有机无机配方肥4000吨、高效低用量新农药12.5万亩,立项新建水肥一体化基地4个。
为实现全程绿色,黄岩还建设氮磷生态拦截系统,在源头减量基础上实行末端治理,助推农业水环境改善。同时建立以“市场主体回收、专业机构处置、公共财政扶持”为主要模式的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和集中处置体系。将全区所有具有农资经营资格的农资经营店设为回收点,负责回收其销售的农药废弃包装物;对田(沟、渠)边、河(池塘)边等田间遗留的农药废弃包装物,由各乡镇(街道)组织力量定期进行清理,确保全面清理不留死角,实现全区19个乡镇、街道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全覆盖。
创新机制 保障有力
黄岩建立了多元化的补贴机制。对一家一户难以实施的太阳能杀虫灯、性诱剂等物资实行政府统一采购、所在乡镇组织以村为单位统一落实;对菜籽饼、有机肥、配方肥、矿物油乳剂等绿色农资由区级通过公开采购确定供应商,用肥(药)主体在供应目录内自行采购,区财政实行差额补贴。为确保惠农补贴实名、足额、简便兑现到农户,黄岩在统计核实9万多家农户种植情况基础上,开发建立了“黄岩区贴补农资管理系统”,农户到经营网点购买补贴物资时凭身份证刷卡实名购买,财政补贴以价格折扣的形式,直接兑现给农户。截至目前,农户已购买补贴草铵磷32000公斤、矿物油乳剂11600公斤、普通商品有机肥1750吨、腐殖酸有机肥3447吨、菜籽饼3250吨,累计财政补贴资金835万元。
建立农资供应源头监管机制。为鼓励农资门店经营推广高效低用量农药和有机肥、配方肥等新型肥料,对主动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资产品、减少经营常规化肥、农药的经营门店,区财政给予1-3万元的奖励。
建立肥药双控示范村创建机制。选择基地基础设施条件较好,各类作物规模500亩以上,主体应用肥药双控技术积极性较高的村,鼓励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为单位,组织整村推进集成示范“肥药双控”综合技术,开展肥药双控示范村创建。要求建立统防统治或统一施肥等社会化服务组织为散户开展“肥药双控”社会化服务和秸秆、农药包装等农业废弃物清理,应用杀虫灯、性诱剂、水肥一体、蜜源植物、香根草、防虫网、秸秆处理、天敌等绿色综合防控措施5项以上。经验收合格,每个示范村奖励10万元。
为争取工作成效最大化,黄岩加强宣传培训,印发各类宣传资料,让“肥药双控”政策家喻户晓;开展农资经营主体和生产大户业务培训,让他们真正发挥引领作用;此外,组织技术服务队,经常性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随时解决疑难问题;建立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机构,给农户提供施肥用药以及农业机械作业统一服务;沼液运输服务队则承担起生产型物流的重要职责,有效促进养殖业畜禽粪便、沼液与种植业对接。
明确导向 突出重点
根据黄岩产业特点,该区以茭白、水稻、柑橘、杨梅等主导产业为切入点,以“一湖、一河”(长潭水库、永宁江流域)沿线为重点推进区域,覆盖了全区19个乡镇,全域推进“肥药双控”。
柑橘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优先选择管理较好、当地政府和村居重视、橘农主动配合等推进措施有力、相对集中连片种植的柑橘基地实施。遴选了68家面积相对集中连片、基础较好的主体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工作,合计实施面积1.3万亩。其中,合作社48家、家庭农场16家、农业企业3家、种植大户1家。
茭白作为水生蔬菜,因其生物量大、用肥量高备受诟病,黄岩区出台茭白秸秆收集、堆肥、还田利用各环节的补贴政策,年利用茭白秸秆1万余吨,同时辅以有机配方肥、缓释肥补贴,减少茭白种植化肥投入20%以上。
杨梅作为裸果,其质量安全历来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黄岩区出台杨梅防虫网覆盖补贴政策,今年应用防虫网覆盖阻隔技术达6.7万株,在减少用药的同时,提高杨梅品质,极大提高了杨梅种植效益。
各项技术在面上推广的同时,黄岩区加强示范引领,促进辐射带动。在省耕肥局、省植保检疫局、省质监处、省农科院等单位的指导下,结合草莓、杨梅、茭白一品一策示范,重点在院桥、澄江、头陀、北洋等地开展柑橘、茭白、水稻、杨梅等系列农产品减肥、减药技术模式的综合示范, 建立示范点共计39个,示范面积12000亩。在示范区建设过程中,将冬绿肥种植、生态调控与打造美丽田园相结合,理化诱控与科学用药相结合,生物防控与农作制度创新相结合,示范区建设为绿色农业发展提供了黄岩样板。
各项措施形成合力成效显著。据统计,黄岩2017年减少化肥用量2653吨、减少农药用量102.6吨,重大病虫害损失率总体控制在3%以下。
实践证明“肥药双控”是推进黄岩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推手,对助力“五水共治”、改善黄岩水环境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也是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打造美丽田园综合体的重要依托。继往开来,黄岩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继续吹响现代农业的号角,为美丽家园建设奉献心力。 池锦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