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胡是一味常用中药,是淳安道地药材“淳六味”之一,也是丽水道地药材“丽九味”之一。前胡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花前胡的干燥根,多为野生。目前全国白花前胡主产区主要在浙江、安徽、四川等地,而浙江产区主要在淳安、丽水等地,常年种植面积1.2万亩,产量2000余吨,占全国总产量的15%。今年5月,淳安县临岐镇被授予“浙江前胡之乡”。前胡也被列为新“浙八味”培育品种。
浙产前胡 质优药效好
作为一味药材,前胡具降气化痰、散风清热等功效,用于痰热喘满,咯痰黄稠,风热咳嗽痰多等症。《别录》曰:前胡,二月、八月采根,曝干。味苦,微寒,无毒。主治痰满胸胁中痞,心腹结气,风头痛,去痰实,下气,治伤寒寒热,推陈致新,明目益精。《本草纲目》指出:前胡,其功长于下气,故能治痰热、喘嗽、痞膈、呕逆诸疾。气下则火降,痰亦降矣。所以有推陈致新之绩,为痰气要药。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前胡具有祛痰、抗菌、抗病毒、扩张冠脉、利尿等作用。
浙产前胡因质优、药效好而成为市场首选货源。浙前胡的特点是质地较柔软,干者质硬,可折断,断面不整齐,淡黄白色,皮部散有多数棕黄色油点,形成层环纹棕色,呈放射状。以身干、条粗壮、质柔软、断面黄白色似菊花心、香气浓者为佳。
生态种植 高效促增收
相对于其他药用作物,前胡的种植经济效益较高。前胡一般在11月份采收,先割去枯残茎秆,挖出全根,除净泥土晾2-3天,至根部变软时晒干即成,前胡一般种植两年后采挖为佳。今年前胡的市场平均售价每公斤为60元,按此计算,前胡亩产值可达1.8-2.4万元,年均9000-12000元,每年每亩纯利润约为8000元。
前胡为多年生直立草本作物,喜阴凉湿润、有一定隐蔽度的生长环境,特别适合林下套种。淳安县临岐镇在山核桃基地套种前胡,不仅有利于山核桃夏季生长过程中抗旱和扶育,而且为前胡种植提供了有效的生长环境,实现了生态种植,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成为当地林下套种高效生态模式。淳安县临岐镇驮岭上自然村管金友在山核桃林下套种11亩前胡,2017年生产前胡 3360斤,收入11.76万元,同时收获前胡籽622斤,收入4.976万元,合计16.736万元。目前临岐镇林下套种前胡的面积达5280亩,年产值3870万元。目前淳安县临岐镇的前胡价格已经成为国内市场的风向标。
科技创新 提质有潜力
由于前胡的产地较多,因此目前国内前胡的品质参差不齐,急需通过科技创新,提升品质。
2015版《中国药典》规定,前胡药材中白花前胡甲素不得少于0.90%,白花前胡乙素不得少于0.24%。然而由于产地环境、种植方法等不同,各地生产的前胡质量也参差不齐,药材中白花前胡甲素和白花前胡乙素的含量差异较大。据悉,目前大部分家种前胡药材中的白花前胡乙素含量达不到中国药典标准,甚至有的含量达不到中国药典标准的一半。
提升前胡品质已成为当前中药材专家科研的重点。浙江省中药研究所所长、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根及根茎类药材遗传改良专家王志安教授认为,提升前胡药材品质需多种手段同步进行。首先,要选育出高品质的优良新品种。目前前胡新品种的选育已有多家科研单位协同攻关,我省有望在2020年前选育出新品种。其次,建立前胡良种繁育体系,统一供应前胡优良种子。目前,大多数农民种植的前胡种子基本是自繁自留,质量难以保证,这是造成前胡药材质量存在较大差异的主要原因。淳安县临岐镇已协同浙江省中药研究所、浙江中医药大学等科研团队开展科研协作,力争在全镇范围内统一供种,在源头上保证前胡的质量。第三,建立前胡规范化种植技术,提升前胡药材的质量。目前浙江省中药研究所科研团队已在临岐镇建立了规范种植示范试验点,计划通过以点带面推广前胡规范化种植技术。第四,建立统一加工、仓储等设施,把牢前胡的加工质量。
何伯伟 沈晓霞 郑平汉药农在采收前胡。何伯伟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