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2018年上半年农机事故情况的通报。通报指出:2018年上半年,各级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和农机安全监理机构认真贯彻部署,落实农机安全生产责任,推进农机安全监管制度改革,会同公安、应急管理等部门深入开展专项检查整治、强化农机安全宣传教育。经多方共同努力,农机生产安全工作已见成效,全国农机事故持续下降,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向好。
此次事故通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农机道路外事故,2018年1-6月,累计报告在国家等级公路以外的农机事故232起,死亡33人,受伤56人,直接经济损失342.91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分别下降了35.2%、31.3%、47.7%和27.3%。其中:拖拉机事故147起、死亡31人、受伤41人;联合收割机事故85起、死亡2人、受伤15人。全国上半年没有发生较大以上农机道路外事故。
通报中总结,发生的农机道路外事故具有以下主要特点:一是操作失误是引发农机道路外事故的主要原因。在全国农机道路外事故中,因驾驶操作人员操作失误引发的事故136起,造成16人死亡、30人受伤,分别占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和受伤人数的58.6%、48.5%和53.6%。二是未年检和无证驾驶引发死亡事故占比较高。在全国农机道路外事故中,未年检农机引发的事故64起、死亡22人、受伤20人;驾驶操作人员无证驾驶引发的事故68起、死亡25人、受伤19人。未年检和无证驾驶引发的死亡事故占比超过60%。三是无牌行驶的违法现象有所抬头。在全国农机道路外事故中,有36起涉事农机是无牌行驶,造成死亡15人、受伤13人。与去年相比,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增加2.9%和15.4%,受伤人数减少31.6%。
第二类为农机道路交通事故,据公安部门统计,2018年1-6月,全国共接报拖拉机肇事导致人员伤亡的道路交通事故889起,造成326人死亡、893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305.4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减少39起,下降4.2%;死亡人数减少106人,下降24.5%;受伤人数增加13人,上升1.5%;直接财产损失减少71.1万元,下降18.9%。未造成较大以上道路交通事故,同比减少3起。
全国拖拉机导致的交通事故中,51.7%的肇事拖拉机没有号牌,其中,广西、安徽、江苏、湖北、广东等省区无号牌拖拉机肇事最为突出;31.5%的拖拉机驾驶人没有驾驶证,其中,广西、湖北、广东、安徽、吉林等省区无证驾驶拖拉机肇事最为突出。
据通报总结归纳,2018年上半年全国农机道路外事故起数、伤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均同比有所下降,但安全隐患仍然存在。下半年,即将迎来“三秋”农机化作业高峰,通报要求各地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加强安全基础能力建设,做好事故防范;加强农机安全教育培训和应急演练,切实提高农机手安全生产意识和驾驶操作水平;严厉查处拖拉机无牌、假牌、逾期未检验、拼装、改装和驾驶人无证驾驶、违法载人等违法行为,全力以赴做好重要农时、重要节假日期间的安全生产工作,切实保障农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李菁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