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美峰
社会的进步往往从细小之处的变革开始。人类文明每向前迈进一步,背后必然有各方面的变革在推动。这其中,厕所的变革,也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
早在45年前,当习近平在陕西省延川县冯家坪乡赵家河村蹲点时,就翻修了该村有史以来第一个男女分开的厕所。36年前,来到河北正定工作的习近平又开展了改造“连茅圈”工作。此后,从河北到福建,从福建到浙江,从浙江到上海,从上海到中央,基层群众的如厕问题一直被习近平总书记所牵挂,他多次就“厕所革命”作出重要指示。“厕所革命”被摆在了前所未有的民生高度。
常山公厕,成为全国“网红”
厕所一直在变革,唯有变到实处、变到细处、变到难处,才能变出成效。早在去年4月份,常山县就创新实施了以“所长制”为核心的“厕所革命”,常山的成功做法相继受到了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等新闻媒体的关注,常山公厕一时成为了全国“网红”。
让公厕有“管家”。公厕“所长制”的想法源自于浙江省“河长制”的成功经验。常山县通过借鉴参考,提出由县委书记担任全县公厕总所长,县委副书记和常务副县长分任农村和城区公厕总所长,部门、乡镇领导和村“两委”班子成员分任各公厕所长,为每一座公厕配一名“管家”。为了让所长真正扛起责任,常山县提出了公厕所长“一牌一本、一日一巡、一考一评”管理模式。“一牌一本”即所长公示牌和所长制工作日志,公开所长信息;“一日一巡”即落实所长职责,要求所长做到每天巡查不少于1次;“一考一评”即建立公厕所长考核机制和星级评定制度,定期开展城乡“最美公厕”“优秀所长”评选活动,倒逼所长主动作为。
让公厕成“风景”。常山秉持“不夸大求洋”和“不哗众取宠”两大原则,启动实施了城区38座、农村72座公厕的新建和改造提升工程。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结合实际选择浙派、徽派、现代等建筑风格,因地制宜地利用竹木、鹅卵石、绿植等本土资源进行装饰,以常山本土胡柚娃卡通形象制作公厕导向牌,实现了“一厕一风情,厕厕成风景”的效果。经过改造提升,城区塔山下的星级公厕获得国家级“最美公厕”荣誉称号,乡村公厕从无等级到全部达到A级以上标准,公厕真正成为文明城市、美丽乡村的一道风景线。
让公厕更“温暖”。习近平总书记对“厕所革命”曾作出批示,要求“从小处着眼、从实处着手”。常山在推进“厕所革命”的过程中,站在如厕群众的角度,在建设改造之初,就考虑到女厕厕位数量、残疾人卫生间和第三卫生间等细微之处,让公厕资源更合理、更暖心。在公厕的软硬件设施建设方面,不断优化完善公厕的灯光、厕纸、衣帽钩、手机架、充电插座、无线网络等设施,在细节上体现人性化关怀,给市民提供“方便”以外的更多方便。同时,在公厕管理上,不断细化完善公厕管理制度,推广聘用低保户为公厕管理员,既让厕所日常管理有人运营维护,又帮助低保户解决了就业问题。
小康路上,一厕也不能少
2017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厕所革命”作出重要指示,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是城乡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不但景区、城市要抓,农村也要抓,要求把这项工作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具体工作来推进,努力补齐这块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在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厕所不能掉队,更不能成为短板,在笔者看来,推进“厕所革命”的意义至少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之于乡村振兴。俗话说:“物质文明看厨房,精神文明看茅房。”一个乡村对厕所环境卫生要求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这个村庄的文明程度和当地农民的卫生素养。常山县在取得“厕所革命”先行优势和良好成效的基础上,把目光投向农村,提出了农村旱厕清零、农村公厕提升行动,推动“厕所革命”从城市迈向农村、从公厕迈向农户,通过改造厕所,不断优化农村卫生环境,推动美丽乡村建设,补齐群众如厕短板,加快乡村振兴崛起。
之于脱贫攻坚。当前,扶贫工作已经进入攻坚阶段,常山县虽然已在2015年全面消除人均年收入4600元以下贫困现象,但还有一部分困难群众家庭收入处于偏低状态,拥有一个干净的卫生间对于这部分困难群众来说依然是捉襟见肘。为此,常山县提出了困难群众厕改行动,以地处北部山区、低收入农户较为集中的新昌乡为试点,按照群众自筹、政府补助、集体和社会资助的模式,帮助困难农户改造家庭厕所,让困难群众也能拥有一个装有抽水马桶、洗手盆、淋浴器等设备齐全的卫生间,让他们拥有满满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之于全面小康。小康不小康,厕所算一桩。缩小城市与农村在如厕条件上的差距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征程中必须着力解决的现实课题。2018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也是常山县建县1800年,推进“厕所革命”是常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让古县百姓享受舒适如厕条件的务实之举、民生之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常山喊出了“小康路上,一厕也不能少”的目标,不仅景区、城市要抓,农村也要抓,不仅要抓“面子”,也要抓“里子”,让方便的事真正方便,让厕所不再成为民生短板,让群众通往更高质量的小康生活。
厕所是衡量人类文明的尺度。虽然各地厕所变革的方式有所不同,变革的成效也有所不同,但相同的是都以满足人民群众对舒适如厕条件的追求为出发点。只要不忘初心,倾注真心,真抓实干,厕所一定会更舒适,社会一定会更文明。 作者系中共常山县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