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永江
激活闲置农房是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实现生态宜居的重要抓手。绍兴市自去年3月开展“闲置农房激活试点”、今年1月实施“闲置农房激活计划”以来,已形成了基本的激活政策体系,搭建了多形式的流转交易平台,实施了多模式的激活办法,取得了较好成效,一大批乡村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有力地助推了乡村振兴,初步探索出一条闲置农房激活利用的路子,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绍兴样本”和“绍兴方案”。
为深入实施“闲置农房激活计划”,进一步培育壮大乡村新产业,加快助推乡村振兴,建议激活主体要多元化、激活产业要多样化、激活政策要多面化。
激活主体要多元化
在实施“闲置农房激活计划”过程中,要因地制宜,结合各地实际,动员和吸引不同主体来激活闲置农房,发展乡村经济。
一是企业激活。要动员像上虞交通投资集团、大通市场公司、新昌澄潭茶厂这样的国有、集体、私营企业,积极投身乡村,参与到闲置农房激活中来,带动农村发展特色经济。
二是集体激活。有条件的乡村集体,可以把闲置农房改造成为文化礼堂、农家书屋、农家客栈、民俗馆、健身室等文体场所和经营实体,留住乡愁,弘扬文化,集体增收。
三是乡贤激活。许多乡贤有浓浓的爱乡情怀,以前常常回乡修桥铺路、捐资助学、扶贫济困,现在可以动员他们回来激活闲置农房,带动激活其他闲置资源,共谋合作共赢发展之路。绍兴柯桥、诸暨、新昌等地几个大的激活项目,都是有实力的乡贤为主建设的。
四是艺术家激活。绍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十分适宜艺术家安家农村,美丽乡村又能够大大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柯桥华少工作室、新昌七间半艺舍、诸暨小玩工作室的主人分别是影视主持人华少、画家陈惠青、设计师陈伟杰等,他们不仅激活了闲置农房,更激活了乡村创意文化。我们要吸引更多艺术家到乡村去。
五是大学生激活。大学生有思想有激情,乡村已逐渐成为他们施展才华的大舞台。如海归硕士肖磊、留学生徐益伟、大学生娄正行等,都在绍兴市激活闲置农房中,发展壮大了自己的事业。
六是自主激活。随着乡村旅游的大力发展,越来越多的返乡人员热衷改造激活自家闲置农房,发展农家乐(民宿)等美丽经济,收入大幅增加。要积极鼓励有条件的农户自主激活。
七是市民激活。美丽乡村生态环境良好,正日益成为城市居民休闲度假、养生养老的好场所。要大力吸引这批激活主体,让城市居民共享乡村美好生活。
激活产业要多样化
在实施“闲置农房激活计划”中,要根据当地的自然资源、交通区位和产业发展等情况,选择多样化的激活产业。
一是乡村旅游业。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等资源丰富的乡村,可利用闲置农房发展以农家乐(民宿)等为主的乡村旅游业。
二是养生养老产业。绍兴市地处会稽山、四明山、龙门山、天姥山等区域的乡村,生态环境好,都是天然氧吧、避暑胜地,可着重发展养生养老产业。
三是运动健身产业。山地、河流等资源条件好的乡村,结合闲置农房可积极发展运动健身产业。如新昌董村的骑行、漂流、登山和嵊州大唐的骑马、游泳等项目,都是可以学习借鉴的好典型。
四是文化创意产业。利用集体和个人的闲置农房,激活改造成创作室、博物馆、音乐公社、广告公司等,发展乡村文化创意产业,是值得探索鼓励的。
五是电商物流产业。绍兴市利用闲置农房改造建设农村电商物流中心,也是激活的一种好形式,如诸暨次坞新村的袜业电商、上虞各地的供销电商等。
六是后勤服务业。在乡村块状经济发达的地方,可以积极鼓励采用诸暨直埠“红心租”的模式,由村集体流转闲置农房,改造成乡村旅馆做“二房东”,出租给当地企业的打工人员,既可以增加村集体和农民的收入,又消除了消防、治安等隐患,一举多得。
七是农产品加工业。要积极引导激活闲置农房,将其改造成为红茶、青团、果酒、竹编、根雕等特色农产品加工场,带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此外,发展来料加工也大有可为。
激活政策要多面化
实现闲置农房激活,发展壮大乡村新产业新业态,需要多方面的激活政策来扶持。
一是土地(房屋)激活政策。近日,上虞颁发了首批“宅基地及房屋租赁使用权证”,这是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实现农房激活的有效实践。要在面上试行推广,保障集体、农户和承租人三方共赢,凭租赁使用权证抵押担保融资,加快推进闲置农房激活工作。要推广柯桥夏履宅基地拍卖和诸暨直埠公寓置换、连片整治、合用指标等激活政策,既有效解决宅基地指标问题,又增加村集体收入,破解“空心村”难题。对整村激活的重点项目,要在建设用地指标上给予重点支持。对部分文创等激活项目要允许调整优化村庄用地布局,有效利用农村零星分散的存量建设用地。
二是人才扶持政策。要制定暂免租金、免费培训、荣誉市民等吸引人才的扶持政策,如诸暨江藻梓尚阁、新昌回山屯外等村,先由镇村免费提供闲置农房,吸引设计师、舞美师等人才来开设工作室,带动整村其他农房激活。对重点人才要重点扶持,如上虞明确对有较高社会知名度人士、具有高级职称的外地专家、杰出乡贤等,影响力、带动力特别大的人士,租赁闲置农房所产生的租金给予全额补助,贡献特别大的实行“一事一议”。
三是金融支持政策。金融机构要对激活利用闲置农房的主体,采用信用贷款、抵押担保等形式给予融资支持,同时,要开发设计“农宅贷”“驿宿贷”等特色金融产品;财政要通过贷款贴息、风险补偿等方式,对部分激活项目进行补贴补偿。
四是基础配套政策。对那些示范带动力强的重点激活项目,要在交通、供水、供电、通信、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配套上给予倾斜支持。
五是产业扶持政策。对激活闲置农房新发展的各类产业,如乡村旅游、来料加工、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等,要分门别类制定扶持政策,明确财政奖补专项细则,推动闲置农房激活,培育壮大乡村新产业。
作者系绍兴市农办副主任绍兴市上虞区芋艿湾村激活的闲置农房。吕永江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