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法制

山上野生的,不挖白不挖?

挖了15棵杜鹃花12棵黑松的老汉犯了盗窃罪

  70岁的王老汉,头发花白,皮肤黝黑,是个地道的农民。近日,他却因涉嫌盗窃罪站上了法庭。王老汉住在宁海农村,村里三面环山,山林资源比较丰富。他对花花草草并不感兴趣,一直在田里种蔬菜卖。后来,他见有人在山上挖野杜鹃,听说能卖个好价钱。
  “山上的野花,不挖白不挖。”于是,王老汉也拿着锄头上山了。1个月左右,他就从村集体所有的山林里挖了杜鹃花15棵、黑松12棵。不过,王老汉还没来得及“变现”,就被当地公安机关查获了,并从其住所扣押了上述涉案植物。经鉴定,这些植物价值4150元。公安机关将这些植物归还给村里。取保候审期间,王老汉又去山上把这些植物给栽了回去。
  说法: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行为。本案中,王老汉的行为,的确构成了盗窃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4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不过,本案中被告人王老汉年纪较大,文化程度不高,明显属于因法制意识淡薄而实施了相应的犯罪行为,其主观恶性以及其行为所造成的社会危害性较轻;而且,王老汉在取保候审期间还实施了补救行为,将被盗植物全部栽回。据此,法庭对被告人王老汉单处罚金。
  杜鹃花、黑松等野生植物因为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深受一些人的喜爱,特别是野生杜鹃花由于生长年份长、体型独特,在花卉市场十分走俏。一些不法分子经常会蛊惑法治意识淡薄的农民尤其是老年人,为其盗挖这些野生植物。农民往往出于赚取少量钱财的目的,认为这不过是野生资源,“不挖白不挖”,从而实施了违法犯罪的行为。
宋文军 叶广 王颖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