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象山:打响防台保橘战

  •   □本报记者 李曜清 文/摄
      即将到来的台风暴雨,虽可以缓解象山持续大半年的旱情,但“玛莉亚”来势汹汹,虽说路径偏南未必重袭象山,不过,几年前“桑美”“灿鸿”带来的狂风暴雨造成的极大损失,仍令象山干部群众心有余悸。
      10日上午,记者随象山县农林局农技人员来到几家农业经营主体。
      在贤庠镇,象山十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技术负责人王家土,正带领一帮人给300多亩的柑橘绑枝、吊枝。“前几天听到台风要来的消息,我们就把大棚覆膜赶紧揭了下来,现在主要对柑橘树进行支撑固定,再用绳子给柑橘果吊枝。”王家土告诉记者,这片柑橘基地有300多亩,离海边只有一公里,县农技人员特地叮嘱他要做好排涝排水。
      位于大徐镇的象山青果水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郑民土指着基地的钢架大棚告诉记者,这套近70亩的钢架大棚可是名副其实的“棚坚强”,经历了“海葵”袭击基本上平安无碍。早在基地建设之初,郑民土就考虑到,搭建大棚必须要顾及到防台因素,因此,他花了1000多万元建了这套钢架大棚。这几天,除了加固钢架大棚外,其余的大棚则卸掉了覆膜,作了加固,并对所有的柑橘果进行绑枝和吊枝。“基地主要种植的是‘红美人’和‘上野’等柑橘品种,因为采用大棚栽培,上个月已开始陆续上市,售价为每公斤15-25元。去年产量有5万多公斤,今年估计要翻一番。”郑民土边查看大棚是否牢固边告诉记者。
      据县林业特产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徐阳介绍,眼下正是夏令水果上市季节,西瓜前期已基本采完,不少梨果几天前也已采收,放入冷库贮存。对于仍处于挂果阶段的柑橘品种,已建议果农做好绑枝和吊枝处理,同时做好果园防涝排水工作。
    “十悦农业”的柑橘基地,农民在给橘果吊枝、绑枝,并卸掉大棚覆膜。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