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军 杨凌紫 唐豪
活跃在田间地头助农增收、深入农村社区帮扶群众、凝心聚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党的十九大以来,我省农村广大党员积极发挥先锋引领作用,奏响了一曲曲新时代奋进之歌。“七一”前夕,本报记者走进安吉县溪龙乡黄杜村、淳安县枫树岭镇下姜村、浦江县浦阳街道同乐村,看到广大农村党员正以实干诠释使命,以勇当乡村振兴排头兵的姿态向“七一”献礼。
一种坚持
让“扶贫茶”成“致富茶”
“今年4月,我们村20名党员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村里种植白茶致富的情况,并提出愿意捐赠1500万株‘白叶一号’茶苗帮助贫困地区脱贫。”6月28日,记者在黄杜村见到村委会主任、党员钟玉英时,她倍感振奋地说,5月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传来,党员们倍受鼓舞,带领村民紧抓白茶育苗有利时节,做好茶苗培育,一丝不苟践行“扶贫苗”的捐赠承诺。
作为写信党员中的一位,已有11年党龄的黄杜村村民贾伟表示,向贫困地区捐赠白茶苗,很有意义。“受到习总书记重要指示的激励,我们全家动员,争分夺秒,全力做好茶苗扦插工作。”
正值中午,天气闷热。记者在茶苗扦插现场看到,1000余亩白茶苗上覆盖着一层黑色的薄膜,几个人正在给白茶苗洒水降温。据了解,该村1500万株扶贫白茶苗已全部扦插完毕,首批白茶苗预计11月前后可以进行移栽。
白茶苗茁壮成长,让人欣喜。为其找到合适的捐赠对象,成了黄杜村党员群众和当地政府部门最为挂念的事。为了能让白茶苗在外省安好“家”,近一个月以来,溪龙乡联合县农业局等部门成立多支小分队,赴云南、贵州、四川、广西等地实地考察。记者采访当日,作为第三批考察小分队中的一员,黄杜村党总支书记盛阿伟仍在外奔波。“经过大量的摸底考察,初步确定四川省青川县、贵州省普安县和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湖南省古丈县为白茶苗的捐赠地点。”安吉县农业局茶叶专家赖建红告诉记者,接下来,他们会精心帮助村里做好白茶苗的培育工作,争取早日将它们送到受捐地区。
“相比培育白茶苗的辛劳,要让它在受捐地区种好、种出效益,更为不易。”赖建红说,未来几年,他们要做好受捐地区白茶苗的后续跟踪服务,通过输出茶园管理模式和种植、采摘、加工等技术,帮助受捐地区做好茶叶生产,开拓好茶叶销售市场,并最终培育出当地自己的茶叶品牌,真正实现由“输血”转变为“造血”,帮助更多百姓一起奔上致富路。
一路奋进
先锋带头引领发展
“2006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到淳安县枫树岭镇下姜村调研时,对镇村党员干部提出要做发展带头人、新风示范人、和谐引领人、群众贴心人的要求……”6月28日,在下姜村文化礼堂内,下姜村老支书姜银祥声情并茂地讲述着这些令人振奋的故事,台下来自杭州富阳区富春街道金桥股份经济合作社党支部的40多名党员听得很认真。“以‘四种人’要求为指引,下姜村党员干部带领村民共建产业发展、村庄和谐、乡风文明的富美乡村,其中有不少好故事哩。”姜银祥说,在下姜村,党员带头是传统。比如,村里发展休闲旅游产业之初,村民们还持观望态度,60多岁的老党员姜祖海带头开办农家乐。如今,村里已办起了多家农家乐。再如,村里前几年要流转土地建葡萄园,不少村民担心不划算,党员们就带头流转,及时解决了用地问题。“党员示范、创业带富,是促进发展的好法子。”听了姜银祥的讲述,来自富阳金桥的党员们纷纷感叹道。
随后,在当地讲解员的带领下,金桥的党员们参观了下姜的村容村貌和村史展览馆,一路上发现了不少“红色”风景:每户党员家门口,都挂着写有家训与“党员承诺”的小木牌;村里的绿化带内,竖立着写明责任人和职责的“党员责任区”牌;村委会服务大厅里,醒目地张贴着“下姜村党员‘四种人’指数积分考评方法”及结果公示……“指数积分考评方法,比以前的半年一次测评要科学,更加注重党员平时的表现。”下姜村党支部书记姜浩强说,该考评法设置基础指数、正向加分指数、反向指数,按月度积分、半年党员互评、支委会评议、亮分公示、党员星级确立五个步骤进行考评,最终评选出推荐“四种人”标兵、先锋党员、警示党员和不合格党员4个等次。进行星级管理,使得党员日常管理更加精细化、规范化、常态化,让支部管理党员的作用充分发挥。“今年4月份,我们才成立党支部,在制度、管理等方面都有待完善。今天大伙儿来下姜村学习党建经验,收获颇多。”金桥股份经济合作社党支部书记方华根说,无论是党员争做“四种人”的实践精神,还是党员考核方法等,都值得好好学习借鉴。
一道风景
聚力共建美丽乡村
前不久,全省垃圾分类工作现场会在浦江县浦阳街道同乐村召开,让该村引来全省关注。走进同乐村,整洁的村道、清澈的溪河、美丽的庭院,构成一幅远近得宜的乡村宜居图,让人一见倾心、流连忘返。
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村中每家每户的门牌上都写有一个名字,家门口放有两个颜色不同的小垃圾桶,垃圾桶上标注着一串数字,如“80-261”“54-411”等。原来,该村将103位党员和420户家庭按照数字进行编号,由每位党员各联系4户家庭。这样一来,在方便村“两委”相关工作推进的同时,又便于上级检查、考评村务工作。
作为村里的老党员,村主任石定炎遇到他联系的农户时,都会了解一下垃圾分类、庭院建设、污水处理等情况。“如果党员联系的农家,被检查人员发现有做得不合格的情况,党员就会受到连带警告的处分。”石定炎说,警告一旦超过3次,党员必须写出书面检讨,在街道的布告栏内公示。“这督促我们,要时刻牢记责任,珍惜荣誉,更好地为村庄建设服务。”“现在,我们村里的党员,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强多了。”该村党支书赵伟正告诉记者,这主要得益于村里建立的“三全党建体系”。所谓“三全”,即全科干部、全责书记、全心党员。全科干部是县里派到村中的驻村干部,负责对村中日常工作和党员的监督;全责书记负责引领带头,起到示范作用;全心党员负责开展“党建+”工作,积极联络村民,使村务工作开展得更为顺利。
系列“党建+”工作举措的有力“落地”,让同乐村凝心聚力,共圆村美人和的“富足梦”。“以前村子里环境差,农房参差不齐,河水污染严重,垃圾乱丢,现在村里的环境变得越来越美,吸引了不少游客和考察团。”赵伟正说,今年3月樱花盛开期,前来村里赏花的游客络绎不绝,村中甚至一度出现了停车难的状况。“村庄环境好了,旅游兴旺起来了,我们的腰包也鼓起来了。”村民吴建进感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