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浙江种植业

又是一年杨梅红“梅”好风光看浙江

  □本报记者 蔡希师
“浙江杨梅,品甲天下”。浙江是杨梅的原产地,栽培历史悠久,品种技术领先,产业优势突出,面积、产量、产值稳居全国首位。近年来,我省围绕打造“精品果业”的总体目标,优化区域布局,推广优良品种,创新生产技术,高质量推进杨梅产业绿色发展,杨梅种植面积稳步增加,质量安全水平持续向好,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日益彰显。
上市早,品质好
  六月杨梅慈溪红。这段时间,慈溪进入了“杨梅时间”。“今年我园子里的杨梅成熟比往年早了10天左右,因此下市也会早,要吃的抓紧了,没几天了!”慈溪市横河镇凉帽洞杨梅园负责人说。
  慈溪市大冰杨梅合作社负责人刘冰洁告诉记者,这几天他家的杨梅已经出现“有市场,无杨梅”的情况。“为了保证质量,今年杨梅季的销售时间我控制得比较短,这两天我已经在微信朋友圈里打出不再接单的消息,但还有不少人来向我购买。”刘冰说。
  据记者了解,今年慈溪全市杨梅总面积稳定在8.2万亩。虽有近1000亩新种植面积,但大都为补植性种植。由于去年杨梅产量相对较少,今年的花量明显较多。尽管坐果期气候多变,遭遇了低温及黄沙等灾害性天气,但果农及时做了防护,一定程度降低了损失。由于今年杨梅成熟期提前,采摘期又偏短,杨梅将提前下市。
  与慈溪杨梅相同,受到天气等因素的影响,今年仙居杨梅开花时间比往年早,再加上坐果正常,后期气温较高,杨梅成熟期比往年提早了一个星期以上,目前仙居荸荠种杨梅已全面上市。
  今年,仙居县杨梅投产面积12.5万亩,预计杨梅产量9万吨,产值6.67亿元。就品质来看,今年的仙居杨梅总体有所提升,荸荠种杨梅今年产量很高,东魁杨梅跟去年相比产量略有下降,坐果率较为适中,再加上果农管理精细,品质较去年有很大的提高。
  记者从省农业厅了解到,由于东魁杨梅等受花期异常气候的影响,今年全省杨梅产量总体比上年略减,预计为60万吨,其中东魁杨梅32万吨、荸荠种杨梅18.5万吨,鲜果总产值可达50亿元。除了促成栽培杨梅在5月下旬应市外,由于气候原因,今年全省杨梅成熟期比常年提早一周左右,丁岙梅和荸荠种杨梅开采期在6月初,东魁杨梅上市集中期在6月17日至25日;舟山晚稻杨梅将在6月下旬成熟上市。
销售渠道更广更宽
  近年来,我省大力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和生鲜农产品物流建设,运输保鲜难题迎刃而解,“电商+冷链”大大扩大了杨梅的销售半径,随着冷链运输的完善,网络销售也是种植户增收的一个好办法。
  杨梅采收季,走进兰溪的杨梅基地,只见杨梅树上红里透紫的果实挂满枝头,点缀在一片绿意中,非常好看。记者在兰溪马涧水果市场看到,除了果农和贩销户,最忙的要数快递员了,每天要接近百个单子。在一些杨梅专业合作社分装间里,工人正加班加点,对采摘下山的杨梅进行严格分拣,再包上精美的礼盒,将杨梅发往全国各地。“电商的生意一年比一年好,今年杨梅还挂在树上时,订单已经到我手里了。全国各地都有,连新疆、海南的都能接到。”兰溪新农夫果蔬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陶奉源说,网销杨梅专门有定制的包装盒,盒中间放特制冰袋,再用真空泵抽掉大部分空气,充入氮气,最后用胶带纸密封。
  除了电商平台,以采摘游为主题的农旅融合模式也很受欢迎。今年浙江“六月杨梅红”系列活动启动后,全省各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杨梅节庆和采摘游活动,多渠道、多形式推动杨梅鲜果采摘和销售。六月上旬,兰溪就举办了“杨梅红天下”活动,三五成群的外国留学生成为了当日活动的亮点。据活动主办方介绍,今年兰溪市邀请了来自浙江大学、浙江传媒学院、浙江师范大学等5所省内高校的100多名外国留学生,来到兰溪体验采摘游,希望对兰溪杨梅走出兰溪、走出浙江、走出中国起到推动作用,助力农民增收。
严抓质量树品牌
  近日,文成县珊溪镇北山杨梅专业合作社的仓库里堆满了一筐筐杨梅,工人们正忙着包装、装车。据了解,今年文成县共有5.95万亩杨梅种植基地,其中珊溪镇就占了1.8万亩,把杨梅卖出文成,打造市民信得过的杨梅品牌,自然而然成了当地的大事。
  记者了解到,为了树立珊溪镇杨梅品牌,珊溪镇正在选址建造一个专门销售杨梅的市场。只有农残检测合格的杨梅才可进入市场销售,这样不仅可以杜绝街边乱摆摊位的现象,还可让外来采购商有一个放心的采购环境。
  据悉,为确保杨梅质量安全,打造“文成杨梅”品牌,今年文成县在珊溪镇、大峃镇、南田镇、黄坦镇等杨梅生产重点乡镇开展杨梅质量安全示范区创建工作。仰山杨梅专业合作社等12家合作社自行发起成立先行赔付机制,筹集资金6万元,签署杨梅质量安全承诺书,承诺坚决不使用禁、限用农药,保证杨梅质量安全。若发现违规违诺行为,将自愿接受有关部门从重处罚,并按1∶10的比例对消费者进行赔偿。
  在今年举办的“共享放心梅”温州杨梅推介会上,现场对杨梅农药残留进行快速检测,成为了参选杨梅的一个必经关。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温州严抓杨梅质量安全监管,全面实施农药专柜制度、气象指数保险、先行赔付机制和合格证管理制度等12项措施,16个杨梅重点产区已经作出安全承诺,确保消费者吃上安全放心的杨梅。
  记者从省农业厅了解到,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杨梅质量安全,大力推广杨梅安全风险管控“一品一策”,浙产杨梅质量安全更有保障。近期,省农业厅对全省杨梅主产区开展杨梅质量安全专项监测,抽检杨梅产品60批次,合格率100%。
本版图片由省种植业管理局提供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