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浙江气象

武义气象服务助力乡村振兴

  “一场春雨后,云雾遍山香;多少品茶客,开怀话武阳。”茶叶是武义的一大支柱产业,每年2月中旬至5月底,是春茶的采摘期。由于春季天气变化快,对茶叶的品质、产量影响很大。气象服务如何助力茶叶生产,促进茶农增收,实现一片叶子的产业振兴?武义气象部门走出了一条特色之路。
智慧气象服务助力茶农精准采摘
  有“中国有机茶之乡”之称的武义县,是目前全国有机茶认证面积和产量最多的县之一,全县有50家(户)规模以上的龙头企业和茶叶种植大户。武义县气象局在详细了解他们对气象服务的需求后,今年首次制定了茶叶气象服务周年方案,并在气象预警信息平台上专门设立了茶叶服务群组,以免费手机短信的方式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气象服务,除“灾害性天气服务”和每周两次的“一周天气展望”外,在茶叶采摘期还适时发布专题气象服务信息。此后,每年根据大户的需求调整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截至今年3月底,全县享受茶叶专题气象服务的茶农有200余户。同时,武义气象部门还积极推广智慧气象APP,上线运行微信公众号,内容涵盖天气监测、预报预警、天气服务三大类13小项。
  “自从有了茶叶专题气象服务信息,我们根据接收的信息,就能提前预知天气变化,及时调整茶叶的采摘时间,再也不用看老天爷的脸色了。”武义县马府翠绿茶叶公司总经理何金阳说。
茶叶气象指数保险为茶农托底
  2016年初,一场倒春寒让武义茶农损失惨重。为增强茶农抵御自然灾害风险能力,解除茶农的后顾之忧,武义县气象部门和农业、发改等部门加强协作,于2017年推出了茶叶气象指数保险服务。不同于传统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这种新型保险模式理赔的惟一依据是气温数据。茶叶低温气象指数保险是根据历史数据制作出损失模型,在采摘期内,茶园遭遇低温冻害天气,只要气温降至保险合同约定的最低温度以下,就视为保险事故发生,启动理赔程序。武义县气象部门将低温与茶叶经济损失率进行定量化、指数化设定,当气象观测实测日最低气温达3℃时(含)触发理赔。2017年底,全县茶农通过这一保险获赔139.38万元。
  始于茶,但不止于茶。武义县气象部门以茶叶气象服务为模板,还延伸到其他农作物,选择从事水稻、蜜梨、宣莲、食用菌等农产品生产的36家农业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直通式气象服务,发挥气象为农服务优势,让气象服务助力乡村振兴。
钟颖婷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