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农企

日产5吨蛋仍供不应求

鑫峰农业自动化养殖效益高

  穿过衢州市衢江区全旺镇的现代农业园区,来到里舍村一个叫方家坞的山坳里,只见几栋房屋隐藏在树林里,一个面积40亩的水库水质清澈,路两旁种植了草皮与桂花树、广玉兰等,环境幽静、优美,空气清新。这里便是鑫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蛋鸡养殖基地,不过,让人根本无法与养鸡联系起来。
  “整个养殖场,是环绕着方家坞水库科学规划的。”鑫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养鸡场负责人柴雪忠带笔者一边参观一边介绍,养殖场所在地原先是失管的茶山,他承包后挖了茶树,种了七八年的树,这才绿荫一片。
  走进一栋全自动化的鸡舍,只见地上干干净净,没有闻到一丝臭味。鸡舍里有四条生产线,每条生产线上下五层,蛋鸡就住在这样的“楼上楼下”,一只只羽毛亮丽的蛋鸡在啾啾抢食。“鸡舍的温度、湿度、通风全部实现自动化调控。”柴雪忠说,按钮一按,蛋槽中一个个鸡蛋就会通过传送带来到收集环节,由工人分类装箱。鸡舍旁有一个堆放饲料的房子,里面有个大料塔,只需把饲料倒进里面,通过自动喂料系统就能将饲料传输到料盘中。鸡笼底下是铁丝网,粪便通过铁丝网掉到传送带上,自动传送到室外统一堆放。自动化蛋鸡生产线实现了饮水、喂料、控温、消毒、捡蛋、清粪等过程全自动化。
  柴雪忠是衢江区横路人,1989年毕业于金华农校。起先在一家企业上班,2005年辞职后,当了7年乡村兽医。他说,原本租这100来亩地,是想养猪。“后来看到畜牧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而养鸡基本不会产生废水,衢州的蛋鸡养殖市场还有空间,我便决定养蛋鸡。”
  2012年,他高起点规划了养殖场的布局,开始平整土地、搭建鸡舍。“能有今天的规模,靠的是科技和投入。”养殖场基建搞好后,2015年他开始安装蛋鸡自动化设备,前期就投入近500万元。到目前,已经投入1500万元,建有11栋鸡舍,其中2栋是全自动化鸡舍,3栋是半自动化鸡舍,还有育小鸡的鸡舍。“2015年9月开始产蛋,当时养了1.5万羽。”柴雪忠说,到2016年养殖规模达到了10万羽,日产蛋量5吨。去年、今年的蛋鸡养殖量也是10万羽左右。
  科学养殖,节约成本。柴雪忠说,一栋全自动化鸡舍有4.5万羽蛋鸡,只雇了两名工人,负责每天观察设备运行情况和打扫地面卫生等,大大节约了人力。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半自动化鸡舍,养了1.5万羽蛋鸡,虽然饮水、喂料、清粪等基本实现自动化,但雇工捡蛋工作量就大了。“环境好,养殖的蛋鸡才健康。”为了创建美丽牧场,柴雪忠投入100多万元,对养殖场路面进行硬化,又新种了草皮及绿化苗木。2016年11月,养殖场通过了省级美丽牧场验收。
  推进养殖场向专业化、产业化、标准化、生态化方向发展,2017年,柴雪忠又开始创建国家级蛋鸡标准化示范场。“关键是坚持无抗养殖,按照无公害产品标准进行养殖生产,确保鸡蛋品质。”柴雪忠介绍,养殖的档案要健全,蛋鸡的产蛋率、成活率等也要考核。如今,养殖场已经通过了国字号验收。“去年,农场注册了‘柴家庄’品牌商标,加大了生产销售溯源体系建设力度。”他说,现在从小鸡出壳到产蛋,蛋鸡要养700天,虽然成本增加了,但鸡蛋品质好,引来农贸市场的商贩上门抢购,产品供不应求。 胡宗仁 江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