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大智慧大手笔绘就浙江现代化

路线图我省推进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建设

  □本报记者 杨凌紫
  本报讯 大智慧、大手笔,我省统筹推进“四大”建设中的前“三大”建设,蓝图已绘就。省政府新闻办28日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我省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建设情况。大湾区建设突出环杭州湾经济区,联动发展甬台温临港产业带和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大花园建设范围是全省,以衢州、丽水为核心区,并将大花园作为现代化浙江的底色;大通道建设突出三大通道、四大枢纽、“四港"融合,统筹推进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
  统筹推进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是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和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作出的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四大”建设作为“富民强省十大行动计划”之一,是我省推进“两个高水平”建设的大平台。根据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省发改委牵头对“四大”建设进行了系统谋划。
  大湾区建设的总目标是,打造“绿色智慧和谐美丽的世界级现代化大湾区”。具体目标是,建设“全国现代化建设先行区、全球数字经济创新高地、区域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到2022年,湾区经济总量达到6万亿元以上,数字经济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47%以上。到2035年,高水平完成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
  大湾区建设生产力布局分为三个层面。宏观层面,即整个大湾区,总体布局是环杭州湾经济区、甬台温临港产业带和义甬舟开放大通道。中观层面,即环杭州湾经济区,将构筑“一港、两极、三廊、四新区”的空间格局。微观层面,打造若干世界级产业集群及集约高效、产城融合、绿色智慧的高质量发展大平台。
  大花园建设的目标是,形成全域大美格局。到2022年,把全省打造成为全国领先的绿色发展高地、全球知名的健康养生福地、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形成“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一镇一天地、一城一风光”的全域大美格局,建设现代版的富春山居图。到2035年,全省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生态文明高度发达的绿色发展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生活全面形成,建成绿色美丽和谐幸福的现代化大花园。
  建设大花园,要实施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全域旅游推进、绿色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提升、绿色发展机制创新五大工程。力争到2022年,全省5A级景区达到25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0家以上,百城、千镇、万村成为A级景区。建设浙闽皖赣国家生态旅游协作区,打造唐诗之路黄金旅游带、浙西南生态旅游带、大运河(浙江)文化带、佛道名山旅游带、浙中影视文化旅游带、浙北精品旅游带、海湾海岛旅游带。
  大通道建设的目标是,构建“3个1小时”交通圈。到2022年,基本建成省域1小时交通圈、市域1小时交通圈和城区1小时交通圈,基本建成标准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现代物流体系,构建陆海空多元立体、无缝对接、安全便捷、绿色智能的现代交通运输网络,率先基本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到2035年,90%以上县(市)通高铁、有机场,在全国率先建成现代化的交通强省。
  建设大通道,将聚力建设一批重大交通项目。今后5年,我省计划完成投资约7500个亿,重点推进交通重点项目70项,今年重点推进44项。同时,推动建设沪嘉甬铁路、杭温铁路等十大标志性项目。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