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年来,我省一些地方充分挖掘生态资源等地方优势,出台一系列相关扶持政策,做大做强蜂产业,不少地方把蜂养殖与精准扶贫有机结合,将生态和效益两手抓的养蜂理念贯穿于养蜂生产中,探索形成“十箱万元”助低收入农户增收模式;还有些地方积极打造蜜蜂全产业链发展,效果明显。本期刊发丽水市、开化县等地的典型做法,供借鉴。
丽水:发展蜂产业 建设大花园
近年来,丽水通过实施蜂业振兴计划,蜂业已成为“美丽环境、美丽经济、美好生活”三美融合、主客共享的样板产业,成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引擎。目前,丽水有4800余家农户从事蜜蜂规模养殖,覆盖所有乡镇。2017年,丽水蜜蜂饲养量达14.6万群,其中中蜂10.8万群,中蜂养殖规模和增幅居我省首位。
丽水生态好,养蜂历史悠久。这些年来,丽水积极发展中蜂特色养殖,启动实施了《蜜蜂产业振兴计划》,辖区内各县市出台蜂产业扶持政策,每年安排不少于1000万元资金,用于支持发展中蜂产业。启动“中蜂保护区、蜂旅融合、标准化基地、“十箱万元”精准扶贫”等四大类项目建设,制定《丽水中蜂养殖技术规程》地方标准,组建丽水市蜜蜂产业协会,全面提升蜂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组织化水平。在政府的积极引导下,山区农民利用房前屋后、山崖下、林下等区域开展养殖,可谓村村有养殖,乡乡有规模。
饲养中锋让山区农民尝到了甜头,那么如何让中锋产业稳步健康发展,进一步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为此,丽水市专门编制《丽水市中蜂产业发展规划》,到2022年,全市中蜂饲养量要达到25万群,新建100家成熟蜜基地、50家授粉蜂基地、20家蜂旅融合基地,培育“丽水中蜂”区域公共品牌,年产值超1000万元的蜂业龙头企业8家,带动5000个以上低收入农户增收,实现全产业链产值10亿元。
丽水市还积极开展蜂业“十箱万元”低收入农户精准扶贫模式,依托蜂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统一蜂种、统一蜂具、统一技术、统一销售”的四统一模式,扶持低收入农户饲养中蜂,户均10群,农户年收入1万元,为低收入家庭带来稳定收入,各县市每年安排200万元,扶持低收入农户900个以上。
为给蜂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丽水市定期举办养蜂技术、电商培训,组织养蜂工职业技能鉴定,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和省农科院合作进行丽水中华蜜蜂遗传多样性分析,为丽水中华蜜蜂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如今,丽水不少养蜂基地被建设成美丽牧场,与美丽经济完美融合,成为一道靓丽风景线。以莲都处州蜂业中华蜜蜂文化大观园为代表的9家蜂旅融合示范点建成后,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体验,实现了蜂业全产业链发展。
养蜂基地一景。
开化:聚焦中蜂产业 促进精准扶贫
近年来,开化县坚持绿色、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蜂业发展理念,以保障蜜源植物和提高蜂业生产能力为重点,转变生产方式,优化区域布局,着力提升标准化、组织化和产业化发展水平。据统计,目前全县蜜蜂养殖量达3.1万余群,养蜂场(户)2118个,其中中蜂养殖场户2096个,年产土蜂蜜100余吨。2017年养殖户户均增收1万元,初步形成了产业倍增,即蜂农倍增、饲养量倍增、产量倍增、产值倍增、效益倍增的局面,养蜂已成为开化山区农户脱贫增收的新路径。
为提高产业发展标杆,开化将蜂产业发展列入《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五年行动计划(2018-2022年)》中,并制定了《开化县中蜂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2年)。该县引导、支持县养蜂协会成功注册“蜂溢钱江·源”集体商标,统一设计定制“开化土蜂蜜”产品包装,包装加盖蜂农签名章,扫一扫二维码即能获知蜂场信息、产品编号、割取时间等,蜂农签名、蜂场编号、产品编号全部实现网络公开监督。
健全中蜂产品质量监管,开化县养蜂协会自发成立“开化县土蜂蜜联盟”,出台全省首个《土蜂蜜联盟自律公约》,制定《开化县土蜂蜜例行抽检计划》,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土蜂蜜生产销售行为,严把产品质量关。
为实现中蜂产业又好又快发展,该县养蜂协会以“传播蜜蜂知识、弘扬蜜蜂精神”为宗旨,培养了一批养蜂技术能手,组建“养蜂互助队”,当发生自然灾害、中蜂过箱等状况时,开展互帮互助,将协会会员培养成为理论和技术双全的本土专家,为产业发展出谋划策,以朴素、地道的方言传授中蜂疾病防治和饲养管理等技术知识,通过传帮带方式,以点带面辐射发展一大批新蜂农,迅速扩大养蜂群体,增加效益。
目前,开化已建成1个蜂旅融合示范基地,1个蜜蜂养殖教学实验基地,5个蜜蜂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7个中蜂活框养殖示范基地,5个蜜源林建设示范基地,带动周边村民加入中蜂养殖队伍,支持引导村集体成功创建特色蜂情村庄。
龙泉:蜂业全产业链基本构建
近年来,龙泉中蜂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已成为农民增收的新渠道。2017年龙泉中蜂养殖户有1376户,饲养量2万群,创建美丽蜂场43家。
早在2016年,龙泉就出台《龙泉市中蜂产业发展实施意见》,文件明确实施蜂产业带建设、蜂旅基地建设、蜜源基地建设、蜂机具基地建设、蜂种保护与利用、蜂产品营销、养蜂人才培育、蜂产业扶贫等八大工程。
近年来,龙泉大力推广中蜂活框养殖技术、中蜂饲养管理技术,2017年该市拥有2万群蜂,其中,圆桶1.2万群,活框0.8万群。采用圆桶方式养殖的,平均每群产蜜约4公斤,采用活框养殖的,平均每群产蜜6公斤,蜂蜜产品直接收入2000多万元,龙泉当地建有一个二级种蜂场,每年可供本地蜂种2000群。
目前,龙泉蜂业全产业链已初步构建。一是推广蜜蜂授粉服务农业生产。授粉猕猴桃200亩、梨500亩、蓝莓50亩、枇杷50亩、火龙果10亩,平均亩产量可提高10%-18%;二是养蜂带动蜂机具生产发展。龙泉安卓蜂业有限公司日产隔王板1300张,同时日产巢框5000套,蜂箱200套,企业可根据养蜂户要求,批量生产不同类型、标准的蜂箱,公司年产值达1000多万元。三是建设新的农旅观光点。目前龙泉已建成8个蜂旅结合点,蜂旅点可让游客体验采蜜尝蜜的乐趣,丰富了旅游景观,增加了餐饮、住宿、休闲消费收入,年增产值5000万元。
目前,龙泉创建美丽蜂场43家,为周边养蜂农户提供示范作用,全面提升了该市蜂产业的绿色、生态、高效水平,打造了“蜜蜂大观园”“蜂情山庄”等蜂旅融合点,结合餐饮、住宿,推进休闲养生、旅游观光蜂基地建设,将生态精品畜产品转化为旅游地商品,拓宽延长产业链,增加多渠道增收。
为提高中蜂产业组织化水平,龙泉成立中蜂产业协会,邀请省内外知名蜂业专家授课,注册龙泉蜂蜜公用品牌“龙泉蜜语”,鼓励蜂企业参加各类农产品展销会、推广会,有效推动了中蜂产业发展。该市发挥协会内养蜂大户的作用,为协会成员提供蜂种、蜂技术、蜂箱,连续两年完成“十箱万元助低收入农户增收”项目,扶持低收入农户40户,户均增收1万元。
游客体验养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