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浙江畜牧兽医

蜜蜂产业振兴正当时

  近年来,我省加快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特色畜牧业,促进精准扶贫和低收入农户增收。自2015年启动蜜蜂产业振兴计划,我省将发展壮大蜜蜂产业作为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在丽水、衢州、金华、温州等丘陵山区大力发展中蜂产业,以淳安等26县及特色畜牧业县为重点,大力实施浙江中蜂倍增行动。不断做大产业规模,做强主体实力,做优产品品质,做响区域品牌,做精扶贫模式,打造“空中畜牧业”金名片,拓宽农民增收新渠道。
发展驶上快车道
  近年来,我省不断做大做强蜜蜂产业,发展驶上快车道。蜜蜂产业已成为我省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引擎,成为我省畜牧业转型升级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强了产业。2017年全省饲养蜜蜂134.5万箱,蜂蜜产量9.0万吨,养殖产值为18.0亿元,比蜜蜂产业振兴计划实施前(2014年)分别增加22%、88%和28.6%,60箱以上的规模化比例达83%,全省蜂业总产值达40亿元,连续20多年,我省蜜蜂饲养量、蜂产品产量、产值和出口量位居全国前列。中蜂产业也实现倍增,2017年,全省中蜂存栏29.3万箱、蜂蜜产量2168吨、产值3.21亿元,比蜜蜂产业振兴计划实施前分别增加179%、119%和161%;存栏万箱以上中蜂县达12个,饲养中蜂19.32万箱,占中蜂总量的66%。全省有种蜂场16家,其中省级遗传资源保种场3家,每年向省外提供“浙江浆蜂”“浙农大1号”等种蜂上万只。全省建有蜜蜂标准化示范基地56个,有蜂产品加工企业近70家,其中年产值超亿元的企业4家。丽水市被中国养蜂学会授予“中国蜜蜂之乡”称号,成为全国第一个获此殊誉的地级市。
  富了农民。这几年来,全省各地积极整合省、市、县财政支农资金710万元,开展“十箱万元”中蜂精准扶贫,扶持低收入农户2958户发展中蜂,饲养中蜂1.7万箱。江山市山里头以及开化钱江源等合作社通过“合作社+蜂农+基地”直接带动688户低收入农户发展中蜂养殖,户均增收1.8万元,全部实现了产业脱贫。省畜牧兽医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省目前有发展中蜂养殖意愿的低收入农户5000多户,按照每户10箱蜂,每箱年产成熟蜜10公斤,每公斤收购价格100元测算,全省5000个农户饲养5万箱蜂,每年能为该批农户实现增收超5000万元。
  增了效益。近年来,我省以农业两区建设为平台,实施“百万亩蜜蜂授粉”项目,围绕草莓、枇杷、西瓜等经济作物,在建德、兰溪、婺城等重点县(市、区)培育和改造提升专业化授粉蜂场20多个,授粉蜂群2500余箱,通过租售授粉蜂群,增加授粉效益62.5万—87.5万元,建立蜜蜂授粉示范基地130个,制定蜜蜂授粉地方标准4个,农作物蜜蜂授粉面积达100万亩,授粉基地果蔬亩均增收10%-20%,按亩均产值增加300-400元测算,提高经济效益3亿-4亿元,实现了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双赢。
  美了环境。蜜蜂养殖不消耗环境资源,不与粮果争农田,不与畜禽争饲料,几乎没有排泄物等废弃物产出,是真正的绿色生态产业。开化县大胆创新,在我省率先实施了“种植百株蜜源林,生态修复彩化园”活动。省畜牧兽医局采购无患子、栾树等3000余棵蜜粉源植物免费送给垵口乡、北界镇以及新路湾镇的养蜂大户;文成、泰顺等地购买紫云英种子1025斤,种植面积450亩;开化县中村乡结合项目,集中采购蜜源植物1.2万棵,种植面积达120亩,进一步拓展了中蜂定地养殖条件。农民利用自己的房前屋后放置蜜蜂,种植蜜源植物,既能美化环境,又能促进养蜂户增收,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
  响了品牌。近年来,我省蜂企通过强化科技支撑,提高产品品质,促进产业融合等举措,涌现出“福赐德”“恒丰园”“蜂之语”等一批知名品牌。各地根据地域差异、品种特性,创建了一批具有文化底蕴、鲜明地域特征的“小而精”的公共区域品牌,如“丽水山耕”“文成原蜜”以及“蜂溢钱江”等。同时,通过开展“浙江省蜂产品十大名品”推介评选以及展示展览等活动,提高我省蜂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丽水山区低收入农户生产的土蜂蜜加入“丽水山耕”公共区域品牌,去年在杭州举行的丽水市生态精品农博会上,受到市民热捧,3天累计销售15.2万元,其中1种土蜂蜜售价高达每公斤596元,且开馆2天就销售一空。
打出政策组合拳
  蜜蜂产业是我省现代畜牧业发展具有优势的产业之一,加快发展蜜蜂产业对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进特色畜牧产业发展、建设美丽乡村、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等具有重要意义。为此,近年来,我省打出政策组合拳,助力蜜蜂产业发展。
  2015年省农业厅印发了《湖羊、兔、蜜蜂等特色优势畜牧业提升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明确了目标任务、专项行动以及保障措施等。2016年省农业厅出台《关于加快蜜蜂等特色畜牧业发展促进精准扶贫农民增收的通知》,鼓励淳安等26县低收入农户大力发展中蜂产业,促进精准扶贫和低收入农民增收。丽水、开化、江山、长兴、文成等地也相继制定规划、出台政策。如丽水市制定了《丽水市中蜂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市扶贫办和农业局联合印发了《十箱万元助低收入农户增收项目实施方案》,扶持发展中蜂产业。
  此外,我省还积极探索“十箱万元”中蜂精准扶贫新模式。对淳安等26个欠发达县的低收入户数、养蜂户数、养蜂户中的低收入户数以及有意向有条件发展中蜂的低收入户进行了摸底调查,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大胆探索实践,抓扶贫良方,确定了具有丽水特色的“十箱万元”中蜂精准扶贫新模式。即采取“统一蜂种、统一蜂具、统一技术、统一销售”四统一模式,户均饲养中蜂10群,实现年收入1万元,增强了低收入农户内生发展功能,由“输血式”扶贫变“造血式”扶贫,实现了低收入农户可持续增收。
  推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对接。积极引导龙头企业与合作社、小农户建立紧密利益联结关系,培育以蜂农为基础、养蜂合作社为依托、蜂产品加工企业为龙头的新型蜂业合作主体,推进小农户与现代畜牧业发展有机衔接,构建“龙头企业+合作社+低收入农户”紧密链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业化经营机制。积极探索保护蜂农利益的风险保障机制,在全国率先开展养蜂业风险救助,增强蜂农抵御自然灾害和事故风险的能力,三年来,累计救助农户75户,拨付救助金近48万元。
  促进产业融合发展。鼓励扶持主体积极创办蜜蜂博物馆、蜂疗馆,建设生态蜂业休闲观光基地、度假村,打造以蜜蜂为主题的特色小镇,举办蜜蜂文化节,促进养蜂业与健康养生、旅游文化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从“卖产品”向“卖文化”转变。江山“中国蜜蜂博物馆”、缙云“中华蜜蜂文化主题园”、建德“春江蜂情”美丽蜂场相继亮相;长兴县、龙泉市正在全力打造“蜂情小镇”;松阳县积极开拓农旅电商项目,打造了“蜜家乐”,引导顾客实地体验+销售;江山长台镇蜜蜂小镇建设项目列入我省第一批24个特色农业强镇创建名单。江山市整合当地旅游及蜜蜂文化资源优势,形成养蜂业与旅游文化、养生文化互动发展,2017年,蜂业休闲观光基地、蜜蜂博物馆接待游客数量达到6万多人次。
浙旭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