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蔡希师/文 叶敏/摄
被誉为“长三角瓜菜种业第一会”的中国·浙江瓜菜种业博览会自2009年至今,已连续举办九届。今年,将迎来第十届种博会,目前已进入倒计时。
据种博会组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种博会将展示国内外174家科研院所、种业企业提供的新品种约2200多个,在浙江省(萧山)现代农业创新园的田间展示区面积达1000多亩,分种博会综合展示区、企业展示区、特色品种及种质资源展示区及浙江省蔬菜育种成果展示区等几大区块。那么,今年种博会有哪些名特优新品种值得期待呢?近日,记者提前探营种博会展示区。
生态种植 建设“美丽田园”
走进现代农业创新园,一块块井然有序的品种展示区便呈现在眼前,田间整齐排布着各种色彩鲜艳的蔬菜、鲜花等品种,看上去十分壮观。勿忘农种业科研院的王忠明副院长告诉记者,今年的种博会,不仅是优良品种的展示,同时也是一次美丽田园、清洁田园的大展示。“你可不要小看田埂上这些鲜花,它们不仅能让田园更美,还能起到消灭害虫的作用。”王忠明告诉记者,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有害虫,也有能克制它的天敌,如果把这些天敌巧妙加以运用,它们就能成为病虫害防治的“精兵强将”。“这些鲜花的作用就是给丽蚜小蜂、捕食螨、异色瓢虫等害虫天敌提供一个生存环境和恶劣天气下的避难环境,让这些作物保护者能更好地生存和工作。”王忠明说,天敌系统既能有效防控害虫,减少甚至杜绝农产品农药残留,还能维护生物多样性,优势明显的天敌昆虫将越来越受到重视和青睐。
农作物种植过程中防除杂草是一件令人头痛的事情。如何才能既抑制杂草生长,又不对作物造成危害?这里铺设的一片片黑膜便成了园区基地的除草利器。王忠明告诉记者,园区通过覆盖地膜抑制杂草生长,让田园生产更加生态化和安全化。“除了抑制杂草外,地膜覆盖还有增温保墒,抗旱节水,减轻病害等作用,可促进作物生长发育,增加产量。”王忠明介绍,在展示品种种植中,秸秆、菇渣等农业废弃物得到循环利用,实现园区内小循环和外部大循环,让田园更清洁,更美丽。
品种繁多 奇花异果一饱眼福
所谓瓜菜品种盛宴,就是要让参观者不仅能品尝,还要有比较,有挑选的余地,今年的种博会就在品种的“广”字上做文章,下功夫。
走进基地中的南瓜棚,一片片绿叶中,各式各样的南瓜藏于其中,绿的、黄的、乳白色的,圆的、长条的、葫芦型的,一个个色彩艳丽、奇形怪状的南瓜让人目不暇接。“今年光食用南瓜品种就有数十种,可以让参观的农户有更多的选择。”王忠明说,在这些南瓜中,有土生土长的“土种”,也有漂洋过海引进来的“洋种”,每种南瓜的口感也各不相同。今后,随着这些南瓜新品种的推广种植,消费者就能尝到风味各异的南瓜了。
在旁边的观赏作物棚里,一个个奇瓜异果能满足你对不同作物的好奇心。白色的茄子、栽在花盆里的西瓜、多棱多角的小南瓜……枚不胜举。据介绍,这些奇瓜异果由全省各地选送而来,大都是近年来选育的新品,以观赏为主。“随着观赏农业的发展,我们在选育品种时,不但要重视品种的实用性,也要考虑观赏农业所需的品种类型。”王忠明告诉记者,这些奇瓜异果推出之后受到了市场的热捧,目前,已成为现代农业园区、农家乐、住宅小区等地打造美丽农业的主力军。
勿忘农集团工作人员介绍,本届种博会还推出了浙江地方特色种质资源展示和浙江育种成果展示。其中,浙江特色种质资源展示将对往年的品种进行优选,展示瓠瓜、丝瓜、茄子三大类19个品种,形状、颜色丰富多彩,体现了浙江种质资源的多样性。而浙江育种成果展示,则集中展出近年来我省选育的70个瓜菜新品种,既有田间表现不俗、值得期待的新品种,也有浙蒲、浙茄等近年旺销的知名品种。
优种优培 打造种业高端平台
选品种,引良种,不仅田间表现很重要,植物的生长全程也是引种时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为确保作物生长过程中有良好的生长环境,展示基地通过新技术、新设施、新模式为新品种生长搭建了高水平的展示平台。“你看这几个大棚,通过手机APP就能远程完成大棚卷膜、控温,远程精准控制肥水灌溉等工作。”王忠明告诉记者,在西红柿大棚内,一排排个头饱满、颜色鲜红的西红柿挂在枝头,根部则扎在一条条椰糠基质上。通过水肥一体化的椰糠栽培,能够节水节肥,提高土温,减少发病率,增加西红柿的产量,可谓一举多得。王明忠说,通过现代化的种植模式让种子的潜力更好地表现出来,让客商和农户在选择品种时更加明了。
在甘蓝种植区块,记者看到,田块里工作人员正拿着本子和笔在对每一个单位选送的品种做着记录。“我们正在进行考种,说直白一点,就是给植物‘体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对每个展示品种的生长情况、展示结果进行了过程跟踪和数据化记录,并汇编成册,在种博会期间分发,让与会代表、参观者能够详细了解每个品种的特性。如今,“看品种、选品种、引品种、推品种就到浙江种博会”已经成为业内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