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浙江种业

“嘉丰优2号”获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金奖

我省水稻品种优质化步伐全面提速

  5月2-3日,全国首届优质稻品种攻关推进暨鉴评推介会在广州举行。会上评出了全国十大优质粳稻、籼稻金奖品种。我省推荐的“嘉丰优2号”品种上榜,名列十大优质籼稻品种第五名。这标志着我省优质稻品种选育水平居全国前列。
  据悉,“嘉丰优2号”是浙江可得丰种业有限公司和嘉兴市农科院合作育成的单季籼粳杂交水稻(偏籼型)新品种,2017年通过浙江省审定。该品种株型适中,植株较高,分蘖力中等,穗型大,全生育期144.7天,后期青秆黄熟,丰产性好,中抗稻瘟病,米质优,食味佳,各项指标达食用稻品种品质部颁二等。去年,在浙江“好味稻”品种评比中,“嘉丰优2号”荣获第二名。
  水稻是我省主要粮食作物,而品种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核心。近年来,我省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绿色发展要求,结合实际,多措并举,全面推进优质水稻品种选育推广。一是修订审定标准,引领品种选育。去年,我省全面组织修订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和审定标准,新修订的审定标准要求申请审定的中晚稻品种米质须达三级以上或者食味品质特别优良,对米质未达标的品种实行一票否决。同时,在审定标准中首次引入食味品尝鉴定评分,对米质达三级以上且食味评价达85分以上以及米质达二级以上的品种,降低了产量要求,对产量不做明确规定,引导科研育种单位加快优质水稻品种的选育。二是举办水稻新品种大会,加快优质稻品种推广。采用“1+N”的模式,在全省组织开展水稻新品种展示示范,在嵊州市甘霖镇建立1个水稻新品种核心展示区,同时结合气候、土壤和种植习惯特点,在杭嘉湖、宁绍、甬台温、金衢丽等全省不同水稻生态类型区,建立若干个优质稻品种展示示范区,引进省内外最新育成的优质水稻新品种进行展示示范,加快推广新审定或引种备案的水稻品种或即将审定的苗头品种。二是开展展示示范,加快优质稻品种推广。根据杭嘉湖、宁绍、甬台温、金衢丽等全省主要水稻生态类型区的气候、土壤和种植习惯开展优质稻品种展示示范,大力推进新审定或引种备案的水稻品种或者即将审定的苗头品种推广应用。三是发布主导品种,引导水稻优质化生产。根据各地新品种展示示范结果、消费习惯和生态区域特点,及时筛选发布水稻等作物主导品种,要求入选的水稻主导品种须符合米质优、食味好、抗性强、适宜机械化作业等绿色优质发展需要,鼓励种子企业经营推广优质品种,引导农户种植优质品种。四是开展好品种送大户活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全省11个地市筛选32个种植大户作为全省水稻“好品种送大户”活动对象,对其中11个大户授予省级水稻新品种展示示范户,并要求各地通过这些示范户,加快推广符合优质绿色发展需要的水稻好品种。五是首次举办水稻食味品尝鉴定大会,对即将推广应用的水稻新品种,采用专业机构食味品尝鉴定和专家大众品尝鉴定相结合的办法,评出“好味稻”品种。
  通过这些举措,全省水稻品种优质化步伐明显加快。据统计,2017年在全省种植的水稻品种中,米质达三级以上或者适口性好的优质品种共计107个,合计面积约670万亩,占全省水稻种植面积60.6%,比2016年约增加3.9个百分点,其中常规晚粳稻、籼粳杂交晚稻和杂交晚籼稻的优质品种面积占比分别比上年增加5.1、8.7、2.7个百分点。
王仁杯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