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产业

黄金季节种“黄精”

临安林农套种林下经济忙增收

  近日,杭州市临安区昌化镇白牛村的应水喜请了10多个帮工,在自家400余亩山核桃林里挥锄动土,准备在这片山核桃初产林地套种120余亩黄精。临安区昌化农业站技术人员也在忙着指导农民套种林下经济植物,助农增收。
  据临安区昌化农业站站长郑永明介绍,去年,站里引进了黄精、覆盆子、三叶草等多品种适合临安地区土壤种植栽培的中草药,并在山核桃主产区召开现场会,组织林农学习种植方法。参加培训学习的林农达1600余户、3200余人。“发展林下经济,增加山林附加值是一个方面,主要的还在于保持了水土不流失、保证林地土质逐步向良性方向发展,确保山核桃丰产增收。”林技员唐炜国介绍,“林下套种药材减少了杂草的产生,有利于改善土质,而且林上林下互不影响,树上长钱树下出财,是林农想要的金山银山。”
  据介绍,目前,临安一些乡镇广泛推行林地林道修筑补贴、脱壳还林机具补助、林间锄草机具补贴,发放防虫除虫药剂,林地抗旱滴水灌溉也有补助,额度都在30%以上。为保护林下作物,去年当地政府推出了山核桃张网采收补助政策,林农得到每亩200元的张网补助。
  “我先后流转承包了3000余亩山林,目前600余亩生态林已旺茂林丰,400余亩山核桃已挂果变钱。”应水喜介绍,他这片经济林位于海拔500余米的高山,缺水是致命的弱点。这些年,他采用山坳蓄水、山顶筑池、水源返抽上山、滴灌林地的方法,解决山核桃抗旱难题。为满足林地套种中药材的夏季浇灌,已相继投入70余万元增加山顶水池数量。“黄精去年收购价为每公斤8元,每亩产值1000元。黄精种植后能连年采挖,无需复种。今年规划种植120亩,明年起有12万元的收入。覆盆子、三叶草价值也高,今年将有计划地铺开种植。”应水喜信心满满地说。
  目前,据林业部门统计,临安昌化6个乡镇林下套种面积已达到3000余亩,预计林农增收将达300万元。
张伟星 刘宝源 刘爱君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