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养生

  我省癌谱公布,肺癌、女性乳腺癌、甲状腺癌居发病前三,前列腺癌首度进入男性发病前五,甲状腺癌增长速度最快,肿瘤专家建议——
与其谈癌色变,不如早防早治
  我国平均每天超过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也就是说每分钟有7个人被确诊为癌症。4月15日到21日是第24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的主题为“科学抗癌,关爱生命”。近日,浙江省癌症中心发布了最新一期的浙江省肿瘤登记地区癌症发病与死亡情况分析。
  报告分析显示,肺癌、女性乳腺癌、甲状腺癌居发病前三,前列腺癌首度进入男性发病前五,甲状腺癌增长速度最快。浙江省肿瘤防治办公室主任、浙江省抗癌协会理事长毛伟敏表示:与其谈癌色变,不如早防早治。
新趋势 甲状腺癌增长速度最快
  对比上一年的癌谱,毛伟敏表示,目前,浙江省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城市地区发病率高于农村地区。细分来看,男性发病第一位为肺癌,女性发病第一位为甲状腺癌。从癌谱构成上看,男性高发的主要癌种中,除肺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外,前列腺癌取代食管癌进入男性发病前五位。“前列腺癌进入男性发病前五位,这与几方面有关系。一是长寿,前列腺癌是老年病,好发于60岁以上男性,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过去,人们平均寿命偏低,可能还没活到得这个病的年龄就去世了。二是筛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主动检测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帮助很多人发现了潜伏的前列腺癌。另外居民饮食逐渐西化,香肠、培根、黄油等高脂肪、高蛋白食物吃得过量,容易诱发前列腺癌。”毛伟敏说。
  另外,我省甲状腺癌发病率快速上升。从2013年起,浙江省甲状腺癌跃居女性发病首位,已成为增长速度最快的恶性肿瘤。
  毛伟敏表示,随着现在超声技术分辨率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隐匿性很强的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都能发现,甚至包括还未出现临床症状的患者,所以发病率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但我们不必对甲状腺癌的高发而感到恐慌,只要经过科学规范的治疗,95%的甲状腺癌可以被治愈。
要防治 有症状的40岁以上人群要定期检查
  谈癌色变,心存恐惧,但避而不谈是错误的。从2013年到2017年,浙江省癌症中心在杭州等城市开展5癌筛查(肺癌、上消化道癌、肝癌、乳腺癌和结直肠癌),总共评估高危人群10.9万人,合计临床筛查40383人次,查出癌前病变4193例,癌症和疑似癌症437例。
  在所有评估的高危人群中,浙江省癌症中心的工作人员发现,肠癌高危人群最不听话。评估为癌症高危人群后,实际到医院去筛查的并不多。不少人需要社区工作人员反复劝说,才勉强到医院做进一步筛查。“我们发现,到医院筛查参与率最低的是肠癌,仅为32.36%。”浙江省癌症中心工作人员说。
  肠癌到检率偏低,和要做胃镜、肠镜检查有一定的关联。“由于胃镜和肠镜检查存在一定的有创性,老百姓中存在做胃镜和肠镜很难受、很痛等说法,其实有消化道症状的40岁以上居民,应定期做胃镜和肠镜检查。而筛查采用的是先做碘染色,再行胃镜检查,能发现更早更细微的癌前病变。”毛伟敏说。
学典型 七旬大爷的“自救”
  胃癌早期,不用做化疗,又过了三年这个时间关口,有这样的愈后效果,很多人都会松一口气。但浙江温州的夏大伯,胃癌之后又得癌,险在鬼门关走一遭,但他一个动作救了自己一命。
  4年前,夏大伯发现自己常有反酸、打饱嗝现象,他没麻痹大意,马上做了胃镜。“在胃窦的位置,有一个溃疡病灶,所以我赶紧让娃带我来省城大医院看看。”夏大伯这才结识了邵逸夫医院普外科陈定伟主任医师。
  在问诊中,陈定伟得知,原来夏大伯家里有三兄弟,夏大伯排行第三,而他的二哥已不在人世了,病因也是消化道癌症。“二哥当年不晓得重视自己的毛病,结肠癌晚期,拖了不到3个月,癌细胞就全身转移,半年就离开。”兄弟的惨痛教训,让夏大伯引以为戒,所幸,夏大伯的胃癌发现及时,顺利实施了腹腔镜胃癌根治手术后,无需行术后全身化疗。
  出院前,陈定伟叮嘱夏大伯,手术后3个月来复查一次身体指标,此后半年复查一次,再之后就是一年一次复查。“夏大伯每个时间节点,都准时来复查,前后都不延时3天。”
  无风无浪过了4年,今年3月中旬,夏大伯带着肠镜报告找到了陈定伟。原来,这几个月,夏大伯发现自己一天要跑五六次厕所,去查了肠镜,被诊断为肠癌。术后病理提示属于早期肠癌,无需进行术后全身化疗。夏大伯一周后康复出院。出院前,夏大伯感谢陈定伟的妙手仁心,陈定伟反而给他点赞:“这条命可是你自己给自己拣回来的。”
要随访 有癌症史的人要防“重复癌”
“其实像夏大伯这样得了胃癌后,又发现肠癌,在同一器官或系统不同部位,同时或先后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原发癌灶,称为重复癌。重复癌的发病率在0.4%~3.5%之间。”陈定伟说。随着当下诊疗水平的提高,癌症患者生存时间延长,以及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重复癌的发现目前有一定的上升趋势。
  陈定伟介绍,重复癌的发病与患者的易感性和癌基因有关,尤其有肿瘤家族病史的人群,需要特别留心。“以夏大伯为例,兄弟中有结肠癌病史,他自己又有胃癌,现在又发现结肠癌,他的家族中子女就需要引起重视。”陈定伟说,此外,如身体免疫功能损坏,免疫力降低,不良生活习惯,都可能导致重复癌的发病。
  陈定伟特别谈到,很多人听到癌症就觉得很可怕,再发重复癌会更加惊慌。但事实上,大多数癌症病人只要注意定期复查,遵医嘱,即便发生重复癌,也不要过度紧张,临床上发现重复癌的预后比单发癌的治疗效果好,早发现早治疗才是关键。只要积极对待,防止误漏诊,重复癌患者的治疗可以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柯静 王屹峰 王悠清 王家铃周素琴
【问和答】
  问:为什么年轻女性更容易得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癌?
  答:甲状腺疾病一直以来都是女性多,高发群体是35岁左右的女性,女性结节发生率,是男性的3-4倍。这可能跟雌激素水平有关,年轻女性雌激素水平更高。甲状腺癌可发生在各个年龄段,发病年龄从20岁开始明显上升,30-40岁达到高峰。目前甲状腺癌的发病因素明确的有两个,即电离辐射和家族遗传,雌激素等是可能的风险因素。
  问:怎么看待甲状腺结节?
  答:甲状腺结节受大家关注,主要是担心结节变成甲状腺癌。40-50岁的年龄人群中,有近半数会出现甲状腺结节,其中90%的结节都是良性的。目前按照甲状腺结节指南,良性结节大于4厘米,伴随这些症状,如气管不适、压迫,或怀疑恶变,良性结节在短期内增大,建议手术,或者没增大,但是内部结构怀疑恶变,也要手术。
  问:甲状腺癌与碘盐有关系吗?
  答:甲状腺结节、肿瘤跟环境、遗传、生活习惯都有关系,饮食只是一个方面。加碘盐是否导致甲状腺癌一直是医学界的争论话题,但没有研究证实碘盐和甲状腺癌有直接的相关性。不过,有个现象确实是存在的: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沿海地区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内陆。碘不足或者过量,都是不好的,都会导致甲状腺疾病。
  问:甲状腺疾病患者,能吃海产品吗?
  答:甲状腺疾病患者,含碘量高的紫菜、海带、部分贝壳类可适量食用,但过量食用或经常当零食吃,是不合适的。
  问:甲状腺怕辐射,生活中应该注意些什么?
  答:甲状腺确实是对放射线最敏感的器官之一,但我们说的辐射,主要是电离辐射,而不是微波炉的电磁辐射。生活中的电离辐射,主要是一些放射性检查,还有就是家里的花岗岩,里面也有放射性元素。
  问:甲状腺摘除了对人体有什么影响?
  答:甲状腺分泌的激素参与控制人体的很多功能,甲状腺分为左右两侧叶子,摘除一侧和两侧后都要常年服用激素类药物来维持人体功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