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推动理论创新 促进乡村善治

2018中国乡村治理高峰会在花园村召开

  □本报记者 俞廷尚
  本报讯 4月19日,由农民日报社、中华全国农民报协会、花园村主办的2018中国(花园)乡村治理高峰会议,在东阳市花园村召开。会议以“自治、法治、德治”为主题,来自全国各地的乡村治理典型代表、学界专家、“三农”新闻媒体负责人,围绕基层党组织建设、乡村治理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农民利益维护与发展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与交流。
  花园村是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37年来,花园村不断建立健全党委村委领导、企业支持、居民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建立并践行“小事当天解决、大事3天内解决”的良性治理机制,实现37年“小事大事不出村、矛盾纠纷不上交、村民办事不出村”,有效促进了现代城市管理方式与传统乡村治理经验的深度融合,受到与会专家高度肯定,认为值得借鉴推广。
  专家认为,传统的乡村治理模式正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治理有效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各地在创新乡村治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过程中,应注意坚持把握3个核心要素:一是要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二是要健全基层民主制度,三是要创新农村基层管理服务。只有立足实际、勇于创新,才能走出一条乡村善治之路。
  来自桐乡市高桥街道越丰村、重庆市九龙坡区白市驿镇海龙村等的多位负责人,分享了乡村治理的不同探索与创新实践经验。与会专家认为,各地涌现出来的乡村治理典型,虽然路径各有不同,但共同特点都是在改革中发展、完善集体经济制度和村民自治制度,对改善乡村治理、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