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2版:农机化

普陀:农机担主力 农民享红利

  近日,笔者走进舟山市田园牧歌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种植葡萄的大棚,只见葡萄苗上方铺设了细细的管道,管道滴下营养液到土地上,马上就被吸收干净了。据该合作社工作人员徐晓星介绍,以往到了施肥的季节,他们就要忙着组织工人进行施肥,而今年他却十分淡定,因为有了现代农机的帮忙,效率大大提高了。
  “用人工浇肥和管道施肥相结合的方式,一亩土地需要1到2名工人花上半天工夫施肥。现在采用自动施肥机后,只要电脑控制,五分钟就能对一亩土地全覆盖施肥。”徐晓星笑着说。
  不仅是“田园牧歌”,如今,在普陀越来越多的农民尝到了“机器换人”的甜头。前阵子正值油菜花开季节,该区展茅街道1000亩的油菜花热闹地缀满花茎,重重叠叠,汇成一望无垠的黄金花海。“去年,我们利用播种机进行播种,‘机器换人’不仅提高了效率,也解决了劳动力紧缺的问题,降低了生产成本。”普陀展茅丰收农机专业合作社社长陈文忠介绍。
  自创建省级农业“机器换人”示范镇、示范基地以来,普陀区农林水利围垦局紧紧围绕农机供给侧结构改革,全力推进“机器换人”示范工程建设。“通过普及农机装备应用、推进农机农艺融合、提升农机社会服务化、加强农机行业监管等有效措施,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应用示范样板,全力推进普陀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高质、高效现化农业发展。”普陀区农林水利围垦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普陀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0.62%,不同功能的机器可以替代对应的环节。
  值得一提的是,为减轻农民购机负担,让更多农户享受“机器换人”的红利,普陀区农林水利围垦局不断扩大农机补贴的范围和数量,已累计投入补贴资金达1000余万元。 唐毓蔚 殷思丹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