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版:文摘

黄河实施流域性禁渔

  从4月1日12时至6月30日12时,黄河流域的黄河干流和扎陵湖、鄂陵湖、东平湖等3个主要通江湖泊,以及白河、黑河、湟水等13条黄河主要支流的干流河段都必须渔船进港、渔网入库,甚至连钓鱼都不被允许。这是黄河首次实施流域性禁渔,至此,我国内陆七大流域中长江、珠江、淮河、黄河四大流域的禁渔期制度已基本建立起来。
  为何会实施如此严厉的禁渔期制度?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解释说,受环境污染、工程建设以及过度捕捞等因素影响,黄河流域水生生物资源衰退严重,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恢复。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鱼类资源丰富。据资料记载,黄河鱼类有191种和亚种,黄河鲤鱼更是闻名遐迩。黄河上游的鄂陵湖、玛曲段等是西北地区的重要渔业生产基地。
  但黄河的渔业资源下降非常迅速。据黄河水产研究所近7年实地调查和相关资料显示,到2008年,黄河水系能统计到的土著鱼类已下降到82种,黄河中、下游更是分别下降到49、48种属。如鳗鲡、黄河雅罗鱼、北方铜鱼等现在已很难发现其踪迹,有的甚至绝迹。专家们一致认为,是环境因素、不合理的捕捞和水域污染等影响了黄河流域的渔业资源。
  目前,黄河流域的很多地区已出台了不少地方性禁渔制度,于康震说,禁渔期结束后,还将组织专家对黄河禁渔期制度实施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和评估。之后,农业农村部将开展辽河、海河、松花江等流域禁渔期制度调研,争取早日实现七大流域全部实行禁渔管理。
(据新华网 左盛丹 /文2018年4月10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